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阜阳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概述了阜阳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因水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供水紧缺。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建议。指出阜阳地区近期水资源开发需科学规划、合理调蓄,在根治地表水污染的条件下,联合开发浅层水、深层水和地表水,注重节流,尽快压缩深层水的开采,控制地面沉降。
作者
官煜
李益湘
机构地区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安徽省地矿局
出处
《安徽地质》
1997年第4期25-27,共3页
Geology of Anhui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措施
阜阳地区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8
1
曾昭慈.
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
.安徽地质,1997,0(4):4-6.
被引量:5
2
桂和荣,陈兆炎,任守义,钱谋始.
淮南市区东部地面沉降机制研究[J]
.安徽地质,1995,5(4):61-66.
被引量:5
3
王国强.
安徽省泮汤温泉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1998,4(1):103-108.
被引量:4
4
舒俭民,王家骥,刘晓春.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72-75.
被引量:38
5
王国强.
安徽省江淮地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1):119-121.
被引量:73
6
王国强.
城市垃圾性质及其填埋场的工程地质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6):20-23.
被引量:16
7
王国强,赵华宏,吴道祥,刘洋,谢明贤.
两淮矿区煤矸石的卫生填埋与生态恢复[J]
.煤炭学报,2001,26(4):428-431.
被引量:50
8
王国强,刘洋,吴道祥,葛晓光,赵华宏.
淮南矿区的环境地质问题[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30(1):33-3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王国强,李瑛霞,吴道祥,葛晓光,刘洋,叶朝汉.
安徽省地下水水资源特征与水环境问题[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34-238.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刘洋,王国强,吴道祥,毛万青.
安徽省主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z1):849-853.
被引量:1
2
叶朝汉,梁世华,王国强,吴道祥,刘洋.
安徽省S104线河唐公路边山滑坡工程地质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z1):922-925.
3
乔建华,祖雷鸣.
煤炭工业城市水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8):11-13.
4
王国强,关峰,吴道祥,刘洋,张虎平.
宁国市中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5):43-46.
被引量:2
5
孙进,张新起,苏明胜.
浅谈亳州市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B):129-129.
被引量:2
6
郑建中,邹正明.
皖南山区环境地质特征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102-105.
被引量:23
7
郑建中,邹正明,王国强.
河唐公路松山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J]
.工程与建设,2006,20(1):57-59.
8
王国强,刘刚,吴道祥,单灿灿,丁振杰.
城市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问题[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9-24.
被引量:8
9
吴道祥,单灿灿,钟轩明,王国强.
静力触探的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211-215.
被引量:35
10
韩宁宁,孙世群,周晓铁,姚尚和,姜栋栋,方红卫.
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及管理对策[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47-150.
被引量:5
1
潘功美,孟昭泉.
阜阳地区科技兴农中的问题[J]
.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学报,1999,11(3):26-27.
2
马喜文,杜冬梅,杨洪丽.
缓解水库枯水期供水紧缺的主要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32(2):133-133.
3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全世界已建大坝6万多座[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11):69-69.
4
官煜.
安徽省阜阳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4):48-52.
被引量:3
5
兰素银,郭志红,陈松奇.
濮阳县水资源保护新举措[J]
.中国水利,2004(7):31-31.
6
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正式实施[J]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6):68-68.
7
黄连英,李家虎.
南阳市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7(6):66-69.
被引量:2
8
童亮.
嘉兴市的地下水资源与地面沉降述评[J]
.浙江水利科技,1996,24(3):15-18.
被引量:1
9
郝银河.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综述[J]
.农业与技术,2016,36(16):77-77.
被引量:1
10
李兰贵,李韧,胡荣花.
合理调蓄雨洪资源 恢复改善生态环境[J]
.河北水利,2006(B11):72-73.
安徽地质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