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7-60,共4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
-
1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7(2):136-140. 被引量:235
-
2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1996..
-
3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
-
4伍铁平.《普通语言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
5朱晓农.《腭近音的日化》.《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3页.
-
1孙立新.关于关中方言“咱们”和“自己”变体的讨论[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8):33-38.
-
2代少若,贺虎.循化回族“四庄话”的语音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16,27(2):203-206. 被引量:1
-
3石林.侗语中汉语新借词的读音[J].民族语文,1994(5):1-11. 被引量:6
-
4熊正辉.南昌方言的声调及其演变[J].方言,1979,1(4):275-283. 被引量:19
-
5徐越.汉语方言中的气流分调现象[J].中国语文,2013(3):265-272. 被引量:13
-
6胡坦.藏语并列式复合词的一些特征[J].民族语文,1986(6):13-19. 被引量:11
-
7倪大白.水语的声调别义[J].民族语文,1982(6):31-38.
-
8石林.侗语声调的共时表现和历时演变[J].民族语文,1991(5):26-34. 被引量:10
-
9曹先擢.应该以语言实际为准[J].中国语文,1965(6):497-497.
-
10余宙.关于南通方言区普通话培训的几点思考[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54-5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