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民政》
1999年第9期44-45,共2页
China Civil Affairs
同被引文献31
-
1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1
-
2戚珩.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3(5):59-63. 被引量:12
-
3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70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3(2):1-4. 被引量:4
-
5郭建梅.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0(5):32-35. 被引量:11
-
6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71-77. 被引量:133
-
7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课题组.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研究[J].税务研究,2004(12):2-10. 被引量:61
-
8关于非政府组织法律地位的大辩论[J].学会,2004(11):42-43. 被引量:1
-
9顾昕.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J].河北学刊,2005,25(1):11-17. 被引量:37
-
10孔繁斌.从限制结社自由到监管公共责任——中国政府社团管制正当性及其制度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5(2):83-85.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16
-
1刘红旭,达鹏宇,庄云香,王燕媚.党建引领的社会工作参与西藏社区治理探索——以林芝市G街道为例[J].中国藏学,2023(1):16-27. 被引量:6
-
2徐善登.城管形象重塑的治理之维——一种有限治理的视角[J].消费导刊,2009,0(1):54-55. 被引量:3
-
3叶伟昌.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模式分类探讨[J].神州,2014(14):258-259.
-
4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8):52-60. 被引量:69
-
5张平,张先科.近十年国内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综述[J].学会,2008(3):22-26. 被引量:7
-
6顾金土.环保NGO监督机制分析[J].浙江学刊,2008(4):176-182. 被引量:5
-
7齐杏发.意义与限度——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公民社会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8,23(7):36-39.
-
8范文曜,王烽.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教育跨越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体制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8,6(6):5-13. 被引量:11
-
9马宝成,窦洪利.发展基层民主的基本途径和长效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25-28. 被引量:3
-
10高奇琦.中日公民社会变迁比较:过程、制度与情境[J].兰州学刊,2009(2):30-32. 被引量:1
-
1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情况[J].学会,2005(1):12-14. 被引量:7
-
2蒋卫东,唐华玲.永州: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J].中国社会组织,2014(8):36-36.
-
3何静.对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1):15-19.
-
4卞干群,陈驰,韦寒松.民间组织管理:难点与对策[J].中国民政,1999(9):24-24. 被引量:4
-
5丁葵桃.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77-78. 被引量:10
-
6苏志刚.对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3(8):14-16. 被引量:7
-
7孙燕.江苏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组织,2013(11):38-40.
-
8赵世泉.天长市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J].中国社会组织,2016,0(3):63-63.
-
9张国礼,张建伟.郑州市民管办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强力支撑[J].中国社会组织,2014(10):11-23.
-
10李红.创新外资登记管理 努力实现“四个统一”[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4):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