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
被引量:
5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三农问题",不能脱离对这两个矛盾的认识。同样,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或多或少地消解这两个矛盾的政策才会有些效果。
作者
温铁军
机构地区
<中国改革>杂志
出处
《群言》
2002年第6期12-14,共3页
Popular Tribune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人地关系
基本矛盾
农民贫困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农业
城乡分割
制约作用
人均耕地
人地矛盾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7
引证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08
同被引文献
457
1
罗洋洲.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滁州市琅琊乡的调查[J]
.理论战线,1985,1(7):1-5.
被引量:1
2
李海明.
农民技术服务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J]
.乡镇经济,2007,23(4):66-69.
被引量:7
3
白文周.
农村成人教育与“三农”问题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90-191.
被引量:2
4
熊艳红,习运群.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6-39.
被引量:3
5
田顺成.
运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三农”问题[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2(2):21-22.
被引量:1
6
杨彩云.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的政策思考[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10-111.
被引量:2
7
余柏全,谢奕秋.
巴西:蹒跚巨人[J]
.南风窗,2002(22):64-66.
被引量:2
8
韩俊.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因素[J]
.求是,2009(5):35-36.
被引量:21
9
牧野.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问题研究述要[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8):30-33.
被引量:2
10
吴玉才.
十六大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3
1
秦岭.
现阶段农户经济发展研究:背景、基础与理论分歧[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26-29.
2
刘建梅.
近年来“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
.消费导刊,2009,0(16):16-17.
3
许经勇.
我国“三农问题”的深层思考[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2):1-6.
4
吴林军.
“三农”问题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2004(6):245-247.
被引量:3
5
傅沂.
“三农”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探析[J]
.兰州学刊,2004(6):251-253.
被引量:2
6
陈艳,王雅鹏.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31-35.
被引量:13
7
李芳.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348-350.
被引量:3
8
张本效.
山区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度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1):80-83.
被引量:2
9
李芳.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94-96.
被引量:2
10
郝文武.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视角观照下的农村教育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107-112.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308
1
栾江,马瑞.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迁移异质性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203-216.
被引量:24
2
田黎.
凤冈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浅析——以凤冈县临江村为例[J]
.基层农技推广,2022(11):44-47.
被引量:1
3
彭文英,李迎晨,张杨,刘丹丹.
农地流转对农户减贫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西部山区县域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研究,2021(2):349-363.
4
邓正阳.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观察:现状与前瞻——基于CNKI和CSSCI文献的考察[J]
.中国农村研究,2019(1):98-111.
被引量:2
5
程顺华.
论江泽民治理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思想[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173-174.
6
熊艳红,习运群.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6-39.
被引量:3
7
王开良.
农民素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65-367.
被引量:5
8
马琳,李红艳.
乡村互联网发展研究状况概述[J]
.新闻界,2011(6):78-81.
被引量:2
9
曲长祥,刘家旭.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关联性探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32-36.
被引量:8
10
胡勇.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架构探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9):123-126.
1
学界检索[J]
.领导决策信息,2002,0(39):25-25.
2
程东来.
论二元结构与农民增收[J]
.咸宁师专学报,2000,20(1):24-28.
3
王永芹 ,王永军 .
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集团经济研究,2005(08S):65-66.
被引量:1
4
陈世启.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必要性探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4):5-9.
被引量:2
5
袁逸峰.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解决“三农”问题[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10):11-13.
被引量:3
6
葛云伦,杨华书.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三农”问题根源探索[J]
.南方农村,2003,19(6):24-26.
7
陈世启.
农民土地权利屡遭侵害成因初探[J]
.襄樊学院学报,2005,26(4):34-38.
被引量:2
8
董幼鸿.
构建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J]
.当代人口,2001(3):45-49.
9
曹金祥,郭谦.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难与对策[J]
.山东经济,2003,19(5):16-18.
被引量:12
10
庞淼.
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J]
.农村经济,2005(10):59-61.
被引量:1
群言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