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四种类型的贫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贫困是一个具有多属性规定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由划分贫困标准多元化所决定的多层次概念 ,又是一个由多种相关因素构成的多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总称。主要论述了四种类型的贫困 :物质贫困、社会权利贫困。
作者
洪泸敏
章辉美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Railway University
关键词
贫困
物质贫困
社会权利贫困
能力贫困
社会资源贫困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1
李明锦.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2,17(3):47-51.
被引量:3
2
胡鞍钢,李春波.
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J]
.中国社会科学,2001(3):70-81.
被引量:298
3
杨团.
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J]
.前线,2001(5):21-22.
被引量:60
4
张海东,杨隽.转型期的社会关系资本化倾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1).
5
孟春.中国财政扶贫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7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时事出版社,1999.
8
张秉铎,唐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9
Strobel P.From Poverty to Exclusion: A Wage-Earning Society to a Society of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1996
10
Friedman J.Rethinking Poverty: Empowerment and Citizen knight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199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多吉才让.
努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J]
.中国民政,2001(8):4-9.
被引量:19
2
王治坤,廖鸿,高华俊,任振兴,顾磊,张世峰,陈日发.
我国城镇贫困状况与反贫困战略[J]
.中国民政,2001(8):17-20.
被引量:2
3
夏永祥,潘未名.
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J]
.开发研究,1993(6):39-43.
被引量:6
4
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N].中国社会报,2001-09-29
5
尹志刚.从个案看城市低保的意义[N].中国社会报,2001-07-12
6
2001年第三季度两个确保情况[N].人民日报,2001-11-6
7
江苏淮安市民政局.淮安市市区城镇特困家庭普查报告[R],2001-10
8
胡鞍钢,熊义志.
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
.管理世界,2000,16(3):5-17.
被引量:156
9
胡鞍钢,常志霄.
中国的城镇贫困与新的反贫困战略[J]
.财政研究,2000,16(9):30-36.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58
1
乔同舟,李春柳.
何以为用:智能手机使用与乡村老年女性数字贫困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62-81.
2
陈智颖,钱崇秀,陈苗臻.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0(2):19-31.
被引量:11
3
曾庆伟,朱忠琴.
乡村小规模学校创新发展的制度障碍及突破[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3):77-84.
被引量:8
4
陶旭辉.
数字化贫困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中国省域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J]
.文化产业研究,2019(3):29-46.
被引量:3
5
叶雨欣,王瑜.
广西基础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成效与经验——以龙州县为例[J]
.甘肃教育研究,2021(6):45-49.
6
向丹.
减贫发展与社区参与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60-61.
7
刘尧,冯洁.
县级社区学院与城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村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现代化,2008(2):65-75.
被引量:5
8
杨兴林.
人才:西部大开发的关键[J]
.阴山学刊,2002,15(4):61-65.
9
尹志刚.
论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3):1-9.
被引量:23
10
张昕宇.
我国知识自由研究综述[J]
.图书馆建设,2009(9):13-1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7
1
马福运,张银付.
高校特困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矫治[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2):115-116.
被引量:6
2
林闽钢.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J]
.管理现代化,1994,14(2):25-27.
被引量:5
3
骆祚炎.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测定贫困线的实证分析——兼比较几种贫困标准[J]
.当代财经,2006(3):5-10.
被引量:33
4
刘纯彬.
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J]
.人口研究,2006,30(6):15-22.
被引量:26
5
郑建平,刘兴武.
让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J]
.领导之友,2007(4):52-53.
被引量:3
6
郭少峰.我国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23%国家开资助热线[N]新京报,2010.
7
褚宏启,杨海燕.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
.教育研究,2008,29(1):10-16.
被引量:199
8
董棣.
贫困标准理论运用与当前扶贫新问题探索[J]
.农业经济问题,1999,20(6):32-36.
被引量:7
9
盛来运.
新时期农村贫困标准研究[J]
.中国统计,2000,15(12):11-13.
被引量:6
10
盛来运.
新时期如何评估农村贫困标准[J]
.致富之友,2001(3):20-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向国春,朱静秋,阎正民.
界定贫困的标准研究综述[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6):368-369.
被引量:6
2
赵杰.
高校困难群体心理状况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12(3):71-75.
被引量:4
3
王瑜,叶雨欣.
20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扶贫政策公平价值观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3):132-13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周燕,滑卉坤,张新国.
城市贫困人群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370-371.
被引量:1
2
蒋贵凰,宋迎昌.
本期聚焦:城市贫困阶层及其聚居区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1,26(10):7-13.
被引量:20
3
叶文振,严静.
关于扶贫问题的社会学再思考——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3(3):69-78.
被引量:2
4
金海平.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多级正反馈体系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62-165.
被引量:4
5
高颖盈.
仪式传播视野下的高校助困工作创新[J]
.文教资料,2016(28):127-128.
6
王荣党.
贫困线经典定义的百年演变:特质与内核[J]
.贵州社会科学,2017(1):136-143.
被引量:11
7
邵垒,段汉武.
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方式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党建工作研究[J]
.时代教育,2017,0(21):69-69.
8
薛佳坤,郭艳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各阶段特点比较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7(5):241-242.
9
邱伟波,李珊,刘晓玲,曹锶琳,李梓诚.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分析及资助方式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4):119-120.
被引量:7
10
庄金鑫.
新媒体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与思想教育对策[J]
.科教导刊,2016(10Z):161-162.
1
英嫂的故事(上)——郝拴记小说《公证人》续集连载之四[J]
.中国公证,2005(10):55-60.
2
黄华绮.
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7(3):89-92.
被引量:1
3
姚文英,郑石桥.
资源贫困与矿业开发企业超额利润悖论探究——基于完善会计制度视角[J]
.商业会计(上半月),2010(10):69-70.
4
强世功.
深刻把握“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J]
.求是,2014(20):48-49.
被引量:2
5
杨小丽.
试析西部农民工贫困问题[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12):10-10.
被引量:1
6
马爱艳,蒋志辉.
新疆及兵团“资源贫困”现象、原因与对策的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2):8-10.
7
蒋承勇.
社会的物化倾向与文艺的使命及走向——从西方资本主义文艺的发展看我国市场经济与文艺的关系[J]
.文艺研究,1995(3):4-12.
被引量:1
8
哈磊.
贫困的根源:物质贫困背后的意识贫困——贵州省极贫乡镇贫困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
.甘肃农业,2005(5):27-28.
被引量:1
9
叶普万.
贫困问题的国际阐释[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68-72.
被引量:3
10
罗淳,吕昭河.
跨世纪民族后进地区滞贫治贫研究[J]
.民族研究,1995(3):38-43.
被引量:1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