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栀子止痛配伍的古今应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栀子系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其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已为医家所熟悉,且广泛应用于急性热病的发热烦躁及一切由火热引起的疾患,但其止痛作用至今未引起医家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其止痛作用特点及其临床配伍应用做更进一步地探讨,旨在拓宽栀子之药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
梁晓东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375-377,共3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关键词
栀子
止痛作用
配伍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李葆华.
栀子的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6):370-371.
被引量:33
2
张书楣.
栀子的药理研究[J]
.中草药,1976,7(9):17-17.
被引量:12
3
张颖.
止痛栓治疗肛窦炎60例[J]
.陕西中医,2003,24(9):816-81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吉力,徐植灵,潘炯光.
栀子果实挥发油的GC-MS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7):398-400.
被引量:26
2
贾玉杰,姜妙娜,裴德恺,季晓鹏,王景美.
栀子对大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内脏血流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31-433.
被引量:33
3
王钢力,陈德昌,赵淑杰.
栀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67-69.
被引量:51
4
贾玉杰,姜妙娜,高静涛,裴德恺,罗建.
栀子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亚细胞器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55-357.
被引量:36
5
安阿.肛肠病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4.
6
梁惠玲,郑惠兰,陈泗英.
黄栀子花中的色素[J]
.云南植物研究,1991,13(1):95-96.
被引量:12
7
姚全胜,周国林,朱延勤,潘玉英,胡俊鋐,薛慧中,张勤.
栀子抗炎、治疗软组织损伤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8):489-493.
被引量:50
8
张书楣.
栀子的药理研究[J]
.中草药,1976,7(9):17-17.
被引量:12
9
王崇云,周成平,周炳南.
栀子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81,12(11):7-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5
1
谢凤霞,邱祖民,谢心亮.
药用栀子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3,20(z1):7-10.
被引量:1
2
廖夫生,付红蕾,乐长高,韦鹏.
栀子中京尼平苷的提取与分离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2):89-91.
被引量:7
3
李国元,邓青云,华光安,胡波,雷朝亮.
红栀子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J]
.昆虫天敌,2005,27(1):21-26.
被引量:3
4
刘立超,黄洪林,赖正权,廖慧君.
苯酚硫酸法测定栀子水溶性多糖含量[J]
.安徽医药,2005,9(11):831-832.
被引量:33
5
李雄辉,赵萍,季清荣.
不同提取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比较[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6):192-194.
被引量:16
6
焦少良,范源,陈光辉,容辉,宋普球,孙庞,刘竹焕,李林华.
百年品牌杨林肥酒健脾养胃降脂中西医机理探讨[J]
.酿酒,2006,33(5):81-83.
被引量:2
7
张家骊,钱华丽,王利平,徐瑞珍,陶文沂.
中药栀子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6):87-92.
被引量:6
8
丁来欣,廖蓉苏,殷宁,柳萌.
从栀子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3):103-106.
被引量:2
9
乔健.
短程热毒宁预防性治疗热性惊厥再发2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Z):49-49.
被引量:2
10
李宝莉,刘永仙,袁秉祥.
超临界CO_2萃取栀子油的工艺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32-23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4
1
王胜春,李剑峰,刘明义,曹琳清.
莪术 当归 延胡索及配伍后的活血行气作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5):331-334.
被引量:4
2
王顺成.
痛证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草药的临床应用[J]
.中医研究,2006,19(1).
被引量:8
3
吴虹,魏伟,宋礼华.
栀子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31-33.
被引量:55
4
赵欣,于布为.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2007,30(6):462-465.
被引量:70
5
王超,王博.临证用药心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3.
6
吕立言.
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5-476.
被引量:3
7
方尚玲,刘源才,张庆华,林英,陈道玉,李世杰.
栀子苷镇痛和抗炎作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74-1376.
被引量:105
8
王晓辉,李丽,申去非,张莉,齐刚.
不同剂型扑热息痛离体透皮吸收效果研究[J]
.中国药房,2008,19(28):2189-2191.
被引量:8
9
魏凤玲,吴眚,崔刚.
栀子苷乳剂透皮吸收研究[J]
.医药导报,2008,27(11):1380-1381.
被引量:5
10
张金昕.
杜仲和续断在骨伤科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1):74-7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詹宏磊,王玉刚,朱兆云,花雷,赵毅,徐榕雪,雷帆,杜力军.
彝族药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观察[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3):413-417.
被引量:3
2
朱洁,蔡倩云,张琪,彭青和,汪国兴,陆婷婷.
中药配伍止痛及其临床运用刍议[J]
.陕西中医,2014,35(5):599-60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燕,朱华旭,郭立玮.
栀子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对相关酶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3):269-273.
被引量:9
2
张朝仁.
试论行气活血消淤止痛在中医骨科临床上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52-53.
被引量:3
3
冯本鑫.
行气活血消淤止痛在中医骨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188-188.
被引量:3
4
戴业佳,王云,张雪,李晓庆,麻印莲,于定荣,宋嬿,张玉莲,吕婷婷,张村.
栀子及其相关复方的质控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24):208-216.
被引量:13
5
宋仁谦,陈利国,周英杰,郑怀亮,赵刚.
行气活血散瘀法对骨伤科闭合骨折早期发热及疼痛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8,38(6):907-909.
被引量:2
6
高爱,张文生,冯成强.
栀子苷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肝毒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2,36(7):552-558.
被引量:3
1
黄仕孙,吴曙粤.
栀子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J]
.内科,2010,5(5):534-536.
被引量:22
2
谢金龙.
大补阴丸古今应用[J]
.中成药,1996,18(8):42-43.
被引量:2
3
庞素银.
甘遂古今应用考[J]
.中医文献杂志,2014,32(5):62-64.
被引量:3
4
华海清.
青黛的古今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117-120.
被引量:8
5
植兰英.
脏腑背俞古今应用[J]
.江西中医药,1990,21(5):50-52.
被引量:3
6
王玮莉,王绪前.
海藻可与甘草同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63-64.
被引量:7
7
黄健,曲生.
细冰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78例[J]
.内蒙古中医药,1998,17(S1):42-43.
8
华青.
儿茶的古今应用[J]
.江苏中医,1991,12(7):41-43.
被引量:1
9
钱小奇.
远志的古今应用[J]
.江苏中医,1989,10(11):29-30.
10
唐迎雪.
谈栀子止痛古今应用[J]
.中华当代医学,2005,3(3):24-25.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