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特征与功能分析——以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社团(Community),又称"团体"。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其界定是:本条例所称的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作者
张海清
赵科
机构地区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第18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边疆民族地区
特征与功能
社团活动
景颇族
民族地区高校
民族文化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社会化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张亚君.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169-170.
被引量:10
2
郝永康.
试论学生社团社会化及其对青年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2):18-20.
被引量:9
3
冼季夏,王运东,沈燕清,付宜玲.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30-132.
被引量:11
4
汪建华.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5
钟国芳,王健.
论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其作用发挥途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124-126.
被引量:11
6
朱伟,马毓轩.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作用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80-82.
被引量:5
7
江荔仙.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J]
.发展研究,2006,23(6):86-87.
被引量:13
8
徐魁峰.
民族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J]
.理论观察,2005(1):86-89.
被引量:2
9
陈利,李杨.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探究[J]
.理论界,2004(1):156-157.
被引量:12
10
杨宝忠.
论学生社团的功能[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68-70.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马木提江.
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S1):180-181.
被引量:31
2
张桂荣.
企业介入校园社团的利弊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z1):65-67.
被引量:1
3
赵朝发,徐志军.
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z1):111-112.
被引量:1
4
李卫东.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8):146-148.
被引量:16
5
陈德顺.
少数民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
.学术探索,1999(5):73-75.
被引量:1
6
蔡其明.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S1):267-269.
被引量:12
7
陆志远.
努力做好高校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工作[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0(2):81-85.
被引量:1
8
才果.
试论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4,15(3):63-66.
被引量:5
9
方立江.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140-144.
被引量:7
10
罗成翼.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03(5):30-32.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24
1
李一鸣.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路径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3):97-100.
被引量:12
2
吴敏,王东升.
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2-86.
被引量:47
3
钱海红,华巍.
依托艺术类学生社团 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19-21.
被引量:2
4
李艳华,谷浩.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文教资料,2008(4):208-210.
被引量:5
5
孙翱.
新时期职业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0(4):52-54.
被引量:3
6
温雪娇.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途径初探[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241-243.
被引量:7
7
白华龙.
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2):131-133.
被引量:13
8
施燕.
提前锻炼自己 成就美好明天——大学社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0):42-43.
被引量:2
9
王嫚.
青海大学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研究——对青海大学本部学生社团的实证研究[J]
.大家,2010(17):233-233.
10
徐宏志,杨利.
大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0(S1):469-47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张亚君.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169-170.
被引量:10
2
刘莹.
试论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1):160-16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宋琳奇,张琳,田晓曦.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
.知识经济,2015(12):121-121.
1
王新山.
浅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
.湖北社会科学,1998(10):24-24.
2
乔立波,梁平,陈国帅.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特征与功能[J]
.教育与职业,2008(18):60-61.
被引量:8
3
彭海香.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4):143-143.
4
吕拾元.
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5):165-166.
5
宋霓娜.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J]
.当代教育科学,2007(8):55-56.
被引量:1
6
柴功霞.
浅谈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245-245.
被引量:3
7
高云.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24).
被引量:5
8
陆畅.
试解“钱学森之问”——以美术教育为例[J]
.商业故事,2016,0(24):109-109.
9
孙晓川,黄文丽.
认同感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53-53.
被引量:3
10
杨子仙.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
.学园,2015,0(15):51-53.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