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关于90年代文学的状况和90年代小说的状况,我们的教材里似乎什么都说了,但是又什么都没说清楚。通编教材写得没有意思其实是应该的,这是因为教材必须追求"价值中立"。什么是价值中立呢?尼采说追求价值中立就是佛陀的态度,佛陀的态度其实就是拒绝对事物表态,拒绝作是非价值的判断,佛陀的智慧就是对世界闭上眼睛。为什么?因为要保命、要长生不老,所以就闭起眼来对世界没有态度,只有价值中立才能长生不老。同样的,教材和知识分子只有价值中立,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见尼采:《论善恶的谱系》)。
作者 韩毓海
出处 《粤海风》 2008年第4期47-52,共6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9

  • 1鲁枢元.用小说写语言[J].当代作家评论,1996(5):18-19. 被引量:1
  • 2胡河清.贾平凹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3(6):13-19. 被引量:14
  • 3韩少功.世界[J].花城,1994,0(6):89-97. 被引量:15
  • 4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J].当代作家评论,2000(6):58-61. 被引量:43
  • 5刘大先:《小说的历史观念问题》,载《文艺报》2014年12月19日.
  • 6孙若茜.《贾平凹:原来如此等老生》,载《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45期.
  • 7何吉贤、张翔、周展安.《当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述20世纪中国"潮流》,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5月4日.
  • 8《"20世纪中国"的自我表达、重述与再重述--重述"20世纪中国"三人谈之二》,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5月11日.
  • 9谢有顺.《<老生>:使乡土的"肉身"更真实》,载《羊城晚报》2015年4月19日.
  • 10陈晓明.《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告别20世纪的悲怆之歌》,载《文艺报》2014年12月19日.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