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油磺酸盐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石油磺酸盐作为驱油过程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需求量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竞争力强,最具商业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石油磺酸盐的组成、流程工艺、反应机理、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并例举了我国的生产应用实例;以及磺酸盐的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最后对石油磺酸盐的生产分析方面提出了建议。
作者
翟文静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7期22-23,共2页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合成
结构
分类号
TQ0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Plummer M.A.Sulfonation of Crude Oils to Produce Petroleum Sulfonates. USP:4144266 . 1979
2
付敏,徐志清,付剑,毛宜,肖捷,郭晓红.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注聚后石油磺酸盐驱试验及效果[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5):11-12.
被引量:4
3
任敏红.
石油磺酸盐KPS的优化合成[J]
.油田化学,2001,18(4):330-333.
被引量:15
4
郭海涛,乔卫红,付新梅,李宗石.
系列长链烷基萘磺酸钠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J]
.分析化学,2003,31(8):985-988.
被引量:13
5
史俊,刘祥,李谦定,于洪江,樊西惊.
重芳烃石油磺酸盐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试验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59-62.
被引量:8
6
李发忠,樊西惊,徐家业,陈丽华,李彦.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3,8(4):71-77.
被引量:13
7
刘伟.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的性质与用途[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1):16-22.
被引量:4
8
曹冠雄,张寿龄.
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的碳数分布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J]
.日用化学工业,2000,30(1):51-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葛虹,许培援,戚俊清,王培义.
十六醇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1994,11(6):15-17.
被引量:8
2
——.GB5173-85,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3
——.ISO6841-1988,表面活性剂-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气-液色谱法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4
——.ISO6845-1989,表面活性剂-工业烷烃磺酸盐-烷烃单磺酸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及烷烃单磺酸盐含量的测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5
都恒华 张寿龄.用反向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J].分析化学,1985,13(5):368-369.
6
——.GB5177.3-85,工业烷基苯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测定气液色谱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7
乔卫红 郭海涛 李宗石.中国石化油田化学品研讨会[M].,2001.286-289.
8
[2]杨普华,杨承志.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9
Reemtama T. J. Chromatogr. A, 1996, 733 : 473 - 489.
10
Schreuder R H, Martijn A, Van De Kraats C. J. Choromatogr., 1989, 467:177- 184.
共引文献
47
1
张志军,梁成浩,隋军,程斌.
应用石油磺酸盐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3,23(z1):19-22.
被引量:7
2
徐艳姝,姜祥成.
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对复合驱体系性能影响[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5):97-102.
3
王萍,王佩维,张高勇,关景才,姚晨之,王友国.
ESI-MS法对重烷基苯烃基结构的研究[J]
.应用化工,2005,34(2):82-85.
被引量:1
4
岳晓云,楼诸红,韩冬,袁士义.
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6(2):48-52.
被引量:26
5
赵春森,宋文玲,冯凤萍,侯吉瑞,伊庆庵.
α-烯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90-92.
被引量:5
6
王萍,王佩维,关景才,王友国.
重烷苯中二烷基苯和茚满萘满的分离与鉴定[J]
.日用化学工业,2005,35(2):119-122.
被引量:5
7
周玲革,肖传敏,王正良.
HBS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5):354-356.
被引量:3
8
王向军,曾苏,姚彤炜,段宝忠.
磺酸盐类化合物分离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8):618-624.
被引量:5
9
王萍,王佩维,张高勇,关景才,姚晨之,王友国.
电喷雾质谱法对重烷基苯的族组成分析与结构鉴定[J]
.分析化学,2005,33(9):1219-1222.
被引量:2
10
马文辉,赵鹏,徐群,钱昱.
稠油磺酸盐及其对稠油的乳化降粘性能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1):57-59.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34
1
陶学明,龙义成,陆婉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油族组成[J]
.色谱,1995,13(5):368-372.
被引量:12
2
刘大海,杜伟凤,李象瑢.
润滑油在用油酸性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3):72-78.
被引量:2
3
王安帮,孙明和,方银军,梁冬芳.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的回顾和展望[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29(6):1-3.
被引量:5
4
张艳丽,金艳春,王海君,衣学飞,张尚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油中芳烃含量[J]
.炼油与化工,2006,17(2):52-53.
被引量:6
5
龙大锋,朱维耀,楼诸红,岳晓云,李绒.
以石油磺酸盐萃取物为标样测定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8(2):46-49.
被引量:6
6
于芳,范维玉,南国枝,李水平.
一种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制备及评价[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4):6-11.
被引量:20
7
周明,蒲万芬,赵金洲.
气相法制备石油磺酸盐的反应条件优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2):132-134.
被引量:11
8
赵亮,曹绪龙,王红艳,刘霞,蒋生祥.
离子交换色谱测定原油中的单双石油磺酸盐[J]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4):496-499.
被引量:18
9
方云,崔正刚,刘学民,等.工业磺化/硫化技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3:162-163.
10
段友智.稠油热采化学调驱复合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
引证文献
2
1
郝敬团,姚婷,马玉红,武建军.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J]
.化工时刊,2014,28(2):36-39.
被引量:4
2
陈东平,盖轲,赵建涛.
以庆化裂解油为原料气相法制备石油磺酸盐[J]
.山东化工,2015,44(22):19-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国浩,郭东红,周涛.
国内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合成研究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9,27(1):1-5.
被引量:4
2
姜兴剑,刘文星,张峰,孙任晖.
积分球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MTO催化剂碳含量[J]
.洁净煤技术,2016,22(2):47-49.
被引量:4
3
李军芳,杜淑凤,张晓静,毛学锋,李培霖.
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煤基石脑油产品的烃族组成[J]
.洁净煤技术,2016,22(2):50-53.
被引量:6
4
李军芳,杜淑凤,李培霖.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油品族组成测定方面的应用[J]
.煤质技术,2016,31(A01):29-33.
被引量:1
5
李闻新,周娜,律涛,石蕊,王巧.
LC-MS/MS法测定药用辅料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中2个杂质[J]
.药物分析杂志,2018,38(3):495-499.
被引量:2
6
李军芳.
液相色谱系统峰对煤基油品烃族组成的影响[J]
.洁净煤技术,2018,24(5):50-55.
被引量:1
1
鲁华,高伟.
1,6-己二醇的产业现状及应用[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3,21(7):9-11.
被引量:11
2
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助力CCS项目[J]
.低温与特气,2011,29(3):53-53.
3
张吕鸿,董佳鑫,周雪松,姜斌,张芳.
新型三次采油用静态混合器组合的性能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5,48(10):894-900.
被引量:9
4
Tsuyoshi Nakajima,荚崇斌.
一种新材料-氟化石墨[J]
.新型炭材料,1991,7(2):6-9.
被引量:1
5
RalfKreibohm.
发出新的光泽——板式换热器的电解抛光防止结垢[J]
.流程工业,2003(12):52-52.
6
盛清涛,凌开成,李振荣,赵亮富.
热处理对HZSM-5结构、酸性及催化乙醇脱水反应性能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2012,40(4):494-500.
被引量:1
7
胥潘,王杰,杨亚宇.
聚丙烯酰胺浓度测量方法概述[J]
.广东化工,2014,41(19):186-187.
被引量:6
8
Jurgen Haass.
优化氨回收过程[J]
.流程工业,2011(18):56-56.
9
Hans-Jǖrgen Bittermann.
工业气体的应用——工业气体和它们在流程工艺中的任务[J]
.流程工业,2006(8):76-78.
10
庞卫科,林文野,戴群特,杨鲁伟,张振涛.
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研究进展[J]
.节能技术,2012,30(4):312-315.
被引量:5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