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上石油污染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海上石油污染的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对石油污染的危害作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及时处理石油污染的必要性,重点研究了通过微生物降解来处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为处理海上石油污染提供了指导。
作者
李天恩
张丽丽
李新建
宋薇
机构地区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钻采工程研究院
中海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6期92-,241,共2页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关键词
海洋污染
石油污染
微生物降解
分类号
TQ0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夏北成.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76.
2
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75.
3
陈建秋.
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J]
.节能与环保,2002(3):15-17.
被引量:52
4
郭楚玲,郑天凌,洪华生.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J]
.海洋环境科学,2000,19(3):24-29.
被引量:10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李言涛.
海上溢油的处理与回收[J]
.海洋湖沼通报,1996(1):73-83.
被引量:40
2
王连声.有机污染化学进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
Liu Z,Water Sci Technol,1991年,23卷,475页
4
Wang X,Environ Sci Technol,1990年,24卷,1086页
5
宋玉芳,孙铁珩,许华夏.
表面活性剂TW-80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2):230-232.
被引量:59
6
许昆灿.
我国近海海域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监测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1992,11(3):12-17.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51
1
司盼盼,张海东,季银利,王海洋,孔强,张焕新.
黄河三角洲近海典型石油类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富集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2023,41(S02):238-243.
2
董志强,马晓茜,张凌.
石油利用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6):456-459.
被引量:5
3
袁蓉,刘建武,成旦红,桑付明,曹铁华.
凤眼莲对多环芳烃(萘)有机废水的净化[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3):272-276.
被引量:9
4
郑政伟,李开明,朱芳,曹艺,徐亚幸.
底泥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原位修复技术[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49-53.
被引量:16
5
王岩,张庆红,唐旭利,彭学伟,李先国.
海洋沉积物中蒽和甲基取代蒽在自然菌群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S1):279-282.
6
曾淦宁,徐晓群,徐凌洁.
海产品食用风险来源及安全对策探讨[J]
.消费导刊,2008,0(5):6-7.
7
徐虹,章军,刘陈立,邵宗泽.
PAHs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3):61-64.
被引量:43
8
陈芳艳,唐玉斌.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B08):133-135.
被引量:11
9
袁建军,谷体华,庄伟娥,田蕴,郑天凌.
泉州湾沉积物多环芳烃降解菌的降解活性初探[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4):82-88.
10
郭志平.
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269-272.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53
1
何玥,林庆胜,郝卫宁,钟国华.
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S1):88-93.
被引量:16
2
吴晓磊,刘建广,黄霞,俞毓馨.
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作为固定化微生物包埋剂的研究[J]
.环境科学,1993,14(2):28-31.
被引量:41
3
郭静仪,尹华,彭辉,叶锦韶,张娜,王会霞,卢显妍.
木屑固定除油菌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J]
.生态科学,2005,24(2):154-157.
被引量:13
4
陶虎春,贾德利,陆洪宇,张颖,单德鑫.
聚乙烯醇核桃壳复合固定菌群的除油效能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4):455-458.
被引量:5
5
王新,李培军,宋守志,钟勇,苏丹,巩宗强.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535-537.
被引量:27
6
吕荣湖,郭召海,孙阳昭,张昱.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1):89-93.
被引量:32
7
王玉建,李红玉.
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进展[J]
.生物技术,2006,16(1):94-96.
被引量:22
8
邵娟,尹华,彭辉,叶锦韶,秦华明,张娜.
秸秆固定化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的初步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8):565-568.
被引量:16
9
郑金秀,彭祺,张甲耀,赵磊,赵晴,尹红梅.
优势降解菌群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1212-1216.
被引量:28
10
姚磊,叶正芳,倪晋仁,廖日红,刘操,徐华.
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3):20-2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薛建良,刘志秀,吴亚男,谭薇,高宇,肖新峰,高洪阁.
海洋石油降解菌不同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32):162-16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宇程,吕忠祥,刘骞,祝梦,梁晶晶.
改性秸秆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及对钻井泥浆的处理[J]
.化工环保,2018,38(3):343-348.
被引量:5
2
刘营营,史可,顾蒙,薛建良.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耐盐石油降解菌生长因子的分析[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36(4):1-5.
被引量:1
3
万琼,赵志啸,鞠恺,张新艳,雷茹,韩庆吉.
固定化硝化细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水处理技术,2019,45(8):21-24.
被引量:4
4
刘志敏,赵倩倩,王傲,乔文竹,宋东辉.
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固定化及其石油降解性能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43(6):691-696.
被引量:3
5
张哲渊,于振江,张涛,周雪飞,张亚雷.
复合微生物菌剂研究现状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J]
.河北农机,2021(10):109-111.
被引量:1
1
贺娜,于晓晨,于才渊.
喷雾干燥法制备革兰氏阴性菌微胶囊生物相容性研究[J]
.辽宁化工,2009,38(9):593-596.
被引量:1
2
范明康.
一种新型高效低耗的微生物基油水分离器——EnSolve Biosystems’PL630M Petro Liminator Unit[J]
.航海技术,2008(6):45-45.
3
郭爱兵,魏美平.
循环冷却水氨污染的危害分析与控制[J]
.氮肥技术,2014,35(6):37-39.
4
王伟,田英良,孙诗兵,王志宏.
无铅玻璃的发展与应用[J]
.硅酸盐通报,2006,25(1):53-56.
被引量:11
5
杜艳梅,廉景燕,杨坚,曾小兵.
表面活性剂处理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改良[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25(2):7-9.
被引量:3
6
白晶.
试析化工污染的危害性及综合治理[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6):320-320.
7
王文婷,王云海,赵景联.
有机膨润土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11,30(S1):571-574.
被引量:4
8
汤小萌,马超,熊元林.
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J]
.广东化工,2013,40(19):18-19.
9
王春,姜岩,岳希权.
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15,44(12):2317-2320.
被引量:2
10
王军波,张圆,王俊达.
菌群BDL对低浓度LAS的降解性能初步研究[J]
.广东化工,2015,42(7):45-46.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