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长江文化区的划分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长江文化区的划分徐吉军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无疑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式、作用和历史发展进程,但却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了相干的。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它们既相互冲撞、...
作者
徐吉军
机构地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文化区
吴越文化
长江文化
岭南文化
巴蜀文化
长江流域
楚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江淮地区
中原文化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3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193
1
林徐巍,潘曦,丘容千.
滇西北怒族井干式民居建筑营造技艺调查[J]
.中外建筑,2021(2):28-33.
被引量:5
2
刘安乐,明庆忠,杨承玥,谈思.
滇黔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旅游发展关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166-177.
被引量:22
3
傅才武.
文化空间营造:突破城市主题文化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悖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21(2):66-75.
被引量:45
4
杨燕,胡静,刘大均,贾垚焱,蒋亮.
贵州省苗族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及影响机制[J]
.经济地理,2021(2):232-240.
被引量:46
5
陈悦.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方法探究——以宁波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9(S01):124-129.
被引量:15
6
朱竑.
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J]
.人文地理,2001,16(3):44-48.
被引量:24
7
董育红.
以牡丹文化促进菏泽经济发展[J]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6):41-44.
被引量:6
8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47
9
钞艺娟.
豫西南民歌地方色彩形成的客观背景[J]
.东方艺术,2005(8):28-29.
被引量:3
10
徐苹芳.
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J]
.文明,2007(1):10-13.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7
1
谢芳琳.
略说长江三大古文化区[J]
.文史杂志,2007(1):12-15.
被引量:3
2
吴康,吴忠友.
地域文化归属的定量判别方法初探——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18(2):1-9.
被引量:4
3
邵甬,陈悦,姚轶峰.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1(5):102-110.
被引量:12
4
马玉香.
南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的文化属性及成因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11-112.
5
齐建文,但维宇,但新球,吴后建,吴照柏.
中国湿地文化分区研究[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33(2):60-64.
被引量:2
6
侍非,顾康康,储金龙.
安徽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范围综合界定[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166-171.
被引量:2
7
毛曦.
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88-94.
被引量:6
8
何一民.
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与古代成都的三次崛起——重新认识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2):127-142.
被引量:15
9
郭永昌,姚欢.
中国地名歌曲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基于1990-2015年时间截面分析[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5):92-97.
10
黄莹.
提升长江经济带文化价值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2018(11):81-90.
二级引证文献
87
1
胡学军.
2022年长江文化研究综述[J]
.长江文史论丛,2023(1):243-258.
2
王文静.
2021年长江文化研究综述[J]
.长江文史论丛,2022(1):175-189.
3
熊健吾,周铁军.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与文化关联性研究——以川渝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
.当代建筑,2020(8):135-138.
被引量:1
4
段进,殷铭,陶岸君,姜莹,范拯熙.
“在地性”保护:特色村镇保护与改造的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2021(2):25-32.
被引量:56
5
秦宗财.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视域下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关系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1):73-85.
被引量:1
6
杨浏熹.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活态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17-123.
被引量:8
7
陈守强,黄金川.
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方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313-320.
被引量:33
8
王朝晖,李亮,罗海龙.
浅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J]
.山西建筑,2008,34(27):60-61.
被引量:3
9
吴康,吴忠友.
地域文化归属的定量判别方法初探——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18(2):1-9.
被引量:4
10
吴康.
戏曲文化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为例[J]
.地理研究,2009,28(5):1427-1438.
被引量:43
1
《屯堡文化研究(2012卷)》出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3):77-77.
2
高峰.
界首彩陶的本原文化[J]
.文艺研究,2009(4):153-154.
被引量:3
3
张继格,王涛.
论扬州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J]
.统计与管理,2016,0(12):180-181.
4
张爱冰.
牺首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J]
.考古,2015(1):80-91.
被引量:4
5
安苑.
安徽江淮地区的夏文化[J]
.探索与争鸣,1988(4):48-50.
6
殷志强.
玉器反映的青墩文化性质[J]
.江苏地方志,2005(5):27-29.
7
沈薇,李修松.
玉文化与史前文明化进程——江淮地区的历史证据[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146-151.
被引量:3
8
李正周.
河洛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评薛瑞泽、许智银著《河洛文化研究》[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08.
9
尚敬涛.
生花火笔如何重生——火笔画生产性保护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134-136.
被引量:1
10
朱思奕.
南京女孩看世界之五:在瑞士过年[J]
.金陵瞭望,2009(2):60-62.
浙江学刊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