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
被引量:
3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板式──变速结构”与我国当代音乐创作陈国权编者按:我国音乐学术界,长期以来,人们几乎都是运用西方传统的曲式学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现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而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现代作品的曲式,是否都能合乎逻辑地加以分析、解释呢?武汉音乐学院陈国权教授的这...
作者
陈国权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0,共8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奏鸣曲式
当代音乐
西方音乐
曲式结构
《梁祝》
戏曲音乐
作品
呈示部
民族特色
分类号
J604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5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375
1
丁铃.
德彪西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配器分析[J]
.艺术探索,2004,18(5):23-30.
被引量:3
2
黄汛舫.
控制演化作曲教学法[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32-36.
被引量:1
3
张业茂.
主题的空间性发展与音乐的立体结构──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而作的音乐》第一乐章中的新思维[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5-10.
被引量:3
4
周倩.
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Ⅰ》的发展手法及曲式结构特征[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104-105.
被引量:2
5
庄曜.
计算机音乐通用信息数据分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2):17-20.
被引量:4
6
许鑫.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美[J]
.电影评介,2008(10).
被引量:3
7
孙允文.
音乐在歌剧与戏曲中的功能与表现特征之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2(4):16-19.
被引量:7
8
戴定澄.
西方“新艺术风格”与15世纪上半叶多声音乐的理论与实践(上)[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1):35-45.
被引量:4
9
秦西炫.
兴德米特旋律理论的实际运用[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2):59-64.
被引量:7
10
胡净波.
横看成岭侧成峰——谈《梁祝》协奏曲的曲式结构[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1):93-9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5
1
卢广瑞.
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的民族特征[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18-21.
2
胡向阳.
古琴曲的宏观结构及材料运动形态[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23(2):63-68.
被引量:5
3
安鲁新.
故土情结与现代风格——论交响曲《蜀道难》的创作特色[J]
.音乐研究,2002(2):65-72.
被引量:5
4
庄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形态研究概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3):19-33.
被引量:8
5
熊祖鹏.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兼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4):133-135.
被引量:5
6
丁小.
序列歌曲“民族风格”及“可听、可唱性”初探[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17(2):32-34.
被引量:1
7
陈璐.
从《蜀道难》看郭文景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情结[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108-111.
被引量:4
8
吕茵.
戏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J]
.人民音乐,2010(12):31-33.
被引量:8
9
王燕平.
中国民族歌剧中板腔体唱段的艺术特征[J]
.人民音乐,2012(7):18-20.
被引量:5
10
陈丹.
赵晓生《太极》与“太极作曲系统”及其意义[J]
.人民音乐,2012(8):23-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
李自然.
俯仰自得丝弦上——媒介考古视角下传统古琴音乐的即兴[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1):14-25.
被引量:1
2
朝乐蒙.
论郭文景作品中的音乐语言[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
3
陈辉,张育文.
浅议二胡作品中的移植现象[J]
.飞天,2012(Z1):182-183.
4
庄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形态研究概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3):19-33.
被引量:8
5
韩杰.
民乐音源开发的现实意义[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9(2):130-131.
6
王建宝.
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从《新婚别》到《敦煌魂》看朱晓谷对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J]
.音乐研究,2009(4):70-77.
被引量:2
7
董文静.
建国以来古琴琴曲形态学研究述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0):20-20.
8
陈璐.
从《蜀道难》看郭文景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情结[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108-111.
被引量:4
9
王利娟,刘伟.
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演唱分析与处理[J]
.歌海,2013(1):43-45.
被引量:1
10
李丽娜.
郭文景音乐创作中的文化追求(上)[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1):145-155.
被引量:3
1
陈艳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呈示部副部的结构分析[J]
.北方音乐,2014,34(8):57-57.
被引量:1
2
赵泓君.
戏曲艺术中的“含蓄”之我见[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76-76.
3
曹生龙.
塞尚的艺术美学[J]
.美术观察,2009(6):108-108.
4
严妍.
浅析陈国权改编合唱曲《天路》的艺术特色[J]
.青春岁月,2014,0(21):40-41.
5
丁岩.
合唱《丹顶鹤的故事》的改编手法[J]
.大家,2012(8):109-110.
6
赵舒.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J]
.音乐大观,2013,0(2):158-158.
被引量:1
7
乐坛人物[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6,0(9).
8
张巍.
简论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J]
.人民音乐(评论),2004(7):38-42.
被引量:3
9
赫媛媛.
论音乐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08(27).
被引量:4
10
黄钟.
东方之珠[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3):95-102.
被引量: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