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世界上有1/3的面积干旱缺水,其遍布于亚非、拉美及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中国干旱区属于亚非干旱带的一部分,总面积在300万平方公里以上,约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1/3,遍及蒙、宁、青、甘、新、藏等六个省区。 世界上许多干旱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以来。
作者
张天曾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出处
《资源科学》
1981年第1期62-70,共9页
Resources Science
关键词
干旱区生态环境
中国干旱区
地下水
山前平原
水资源利用
自流水
综合考察
引水灌溉
灌区
鄂尔多斯高原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6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903
同被引文献
336
1
纪连军,高洪彬,王朝军,李向东,李淑艳.
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状况对杨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6,19(z1):49-49.
被引量:4
2
李惠娣,杨琦,聂振龙,张光辉,尚海涛.
土壤结构变化对包气带土壤水分参数的影响及环境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00-102.
被引量:17
3
胡广录,赵文智.
恢复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及恢复方案研究--以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09,26(1):94-101.
被引量:10
4
翟盘茂,邹旭恺.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6-18.
被引量:225
5
黄金廷,侯光才,尹立河,卢桦.
干旱半干旱区天然植被的地下水水文生态响应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34(5):788-793.
被引量:25
6
木塔里甫.托乎提,徐海量,刘新华.
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2):77-82.
被引量:6
7
艾尔肯.艾白不拉,刘桂林,艾里西尔.库尔班,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
基于CBERS/CCD遥感影像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监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S2):157-162.
被引量:2
8
刘昶.
为什么资本主义不曾在中国发展起来——论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态环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1(2):73-83.
被引量:1
9
任光照,杨继孚,黄永基.
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J]
.资源科学,1986,16(1):11-16.
被引量:2
10
陈志恺,沈振荣.
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J]
.资源科学,1985,15(2):34-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4
1
林迎德.
民勤盆地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改善措施[J]
.发展,2001(S1):59-61.
被引量:1
2
南湾广场[J]
.建筑学报,2006(9):34-35.
3
侯甬坚.
“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1):116-123.
被引量:24
4
马龙,刘廷玺.
科尔沁沙地植物生态型与地下水位及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J]
.中国沙漠,2007,27(3):391-396.
被引量:29
5
高鸿永,伍靖伟,段小亮,徐胜利,陈爱萍,姜文英,刘辉.
地下水位对河套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4):134-138.
被引量:28
6
湾疆辉,陈亚宁,李卫红,袁峡,陈永金.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后潜水埋深变化规律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8,31(3):428-435.
被引量:14
7
代述勇,雷加强,赵景峰,范敬龙,范冬冬,曾凡江,叶开清.
策勒西部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特征及生态影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8):99-103.
被引量:21
8
满苏尔.沙比提,胡江玲.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特征对天然植被的影响分析[J]
.冰川冻土,2010,32(2):422-428.
被引量:7
9
林迎德.
民勤盆地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改善措施[J]
.甘肃地质,2010,19(1):58-60.
被引量:5
10
谭克龙,王晓峰,高会军,程维明.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要素变化的遥感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15(4):604-610.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903
1
郑刚.
开都-孔雀河生态输水效益评估[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1):112-114.
2
佘映军,齐学斌,韩洋,白芳芳.
蒸渗仪在农业科研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0):127-135.
被引量:6
3
张玉军,肖杰,李友伟,宋业杰.
坚硬主控覆岩预裂弱化控制导水裂缝带高度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4,43(S01):3363-3373.
4
辛朋磊,季晓云.
河道需水研究及水资源调度建议[J]
.人民黄河,2022,44(S02):49-51.
被引量:1
5
张文聪,史海滨,李仙岳,李祯,周慧,王维刚.
河套灌区典型区土壤水-地下水动态与转化关系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0):352-362.
被引量:5
6
白二虎,郭文兵,张合兵,谭毅,郭明杰.
黄河流域中上游煤-水协调开采的地下水原位保护技术[J]
.煤炭学报,2021,46(S02):907-914.
被引量:10
7
李超峰.
煤层顶板含水层涌水危险性评价方法[J]
.煤炭学报,2020(S01):384-392.
被引量:15
8
冯健,张彪,师素珍,黄辅强,康玉国,张小龙.
黄陇煤田厚层砂岩水害精准注浆防治水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S01):256-264.
被引量:2
9
郭昆明,贾科利,颉耀文.
基于综合高光谱指数的区域土壤盐渍化建模——以平罗县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23-628.
被引量:2
10
杨玄应,赵晓勇,宋华英,罗贵靓,周钰昌,王金花.
保水采煤技术现状及智能化未来浅析[J]
.内江科技,2021,42(5):43-44.
1
依麻木.艾尔西丁,艾买江.吐逊.
详细制定灌区用水计划应提供的科学依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114-114.
2
杨秀峰.
东雷抽黄管理局体制改革实践与探索[J]
.陕西水利,2007(4):31-33.
3
王亚俊.
简评《中国干旱区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2004,21(4):357-357.
4
刘金辉.
浅谈对灌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点认识[J]
.祖国,2016,0(13):273-273.
5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邀请澳大利亚水利专家丹尼尔先生作学术报告[J]
.国际人才交流,2008(11):54-54.
6
Brief Guide for Authors[J]
.Journal of Arid Land,2012,4(1).
7
Brief Guide for Authors[J]
.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5):646-646.
8
Brief Guide for Authors[J]
.Journal of Arid Land,2013,5(4):552-552.
9
Brief Guide for Authors[J]
.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6):782-782.
10
Journal of Arid Land(《干旱区科学》(英文版))征稿简则[J]
.干旱区研究,2009,26(3):452-452.
资源科学
198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