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琉璃名实辨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琉璃”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 ……是以骡驴骆驼,衔尾入塞;(马单)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壁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比这更早的文献中,未发现有关琉璃的记载。《西京杂记》中也数见“琉璃”一词,但此书虽题为西汉刘歆所著,人皆知其为伪托,实晋人所作。
作者
张维用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6年第2期64-69,96,共7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关键词
西京杂记
战国时期
盐铁论
颜师古
琉璃
文字
后汉书
桓宽
刘歆
西域传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7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3
1
倪如荣.
绚丽多彩的清乾隆朝御制玻璃器皿[J]
.收藏家,2001(1):17-20.
被引量:1
2
任才.
重商 尚典 创新——齐鲁文化视域下的博山琉璃文化[J]
.传承,2012(18):62-63.
被引量:2
3
蒋玄佁.
古代的琉璃[J]
.文物,1959(6):8-10.
被引量:8
4
董玉祥.
甘肃省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石函[J]
.文物,1966(3):8-14.
被引量:33
5
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J]
.文物,1972(1):30-42.
被引量:100
6
王少华.
南京明代城墙的建造[J]
.东南文化,1997(3):116-117.
被引量:5
7
韩伟.
法门寺地宫唐代随真身衣物帐考[J]
.文物,1991(5):27-37.
被引量:43
8
黄启善.
广西古代玻璃制品的发现及其研究[J]
.考古,1988(3):264-276.
被引量:16
9
韩伟,王占奎,金宪鏞,曹玮,任周芳,淮建邦,傅升岐.
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J]
.文物,1988(10):1-28.
被引量:72
10
安家瑶.
中国的早期玻璃器皿[J]
.考古学报,1984(4):413-448.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7
1
陈强.
材料之争与英英之美:中国古代玻璃文本呈现的核心问题与审美理想[J]
.装饰,2022(10):24-29.
2
林姝.
雍正时期玻璃制品与朝政的关系[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5):45-55.
被引量:5
3
王毓蔺.
明北京营建烧造丛考之一——烧造地域的空间变化和烧办方式变迁[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2):21-71.
被引量:12
4
赵永.
琉璃名称考辨[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5):63-72.
被引量:6
5
李玉普.
略论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发展轨迹[J]
.新美术,2013,34(4):120-125.
被引量:4
6
赵丽云.
中国古代青金石名称的演化及其内涵[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1):29-34.
被引量:1
7
黄鹤,侯志力,李艾,陈姝聿.
琉璃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策略[J]
.玻璃,2019,46(10):16-20.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崔继来.
明清时期江西的造砖业[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3):26-39.
被引量:1
2
李静.
材料·工艺·模式——作为文化情感载体的博山琉璃[J]
.装饰,2020(10):26-32.
3
盛立双,尹承龙(文/摄).
天津市武清区包楼窑址考古调查与初步认识[J]
.运河学研究,2023(2):94-106.
4
李坤.
清前中期玻璃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消费——基于同期文学作品的考察[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9(2):71-84.
5
王毓蔺.
北京地区明北京营建物料采贮地略考——兼论北京地区明北京营建物料采贮遗产群的保护[J]
.故宫学刊,2023(1):87-113.
6
王毓蔺.
明北京营建石料采办地略考[J]
.故宫学刊,2019(1):56-76.
7
王毓蔺.
明北京营建烧造丛考之一——烧办过程的考察[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8-47.
被引量:3
8
王毓蔺.
卫河沿岸明代城砖烧造考[J]
.中原文物,2013(6):92-97.
被引量:8
9
王毓蔺.
明代北京营建烧造转折期的重要史迹——记河北武强县明三圣庙遗址[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4):123-133.
10
陈轩.
人类学视角下的清宫造办处档案[J]
.美术学报,2016(6):98-103.
被引量:1
1
何涛.
略议《盐铁论》[J]
.消费导刊,2009,0(14):231-231.
2
尚伟.
重阳节的起源地——上蔡[J]
.中州今古,2002(2):40-40.
被引量:3
3
朱成华.
《盐铁论》:汉代富人生活的一面镜子[J]
.兰台世界(下旬),2011(10):9-10.
被引量:2
4
成石.
功在造父说[J]
.理论与改革,1988(3):80-80.
5
张鹤泉.
《盐铁论·散不足篇》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生活[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4):70-76.
被引量:5
6
王子今.
秦汉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3-10.
被引量:2
7
王今栋.
汉画像中马的艺术[J]
.中原文物,1984(2):26-31.
被引量:3
8
徐玲.
谁为《史记》定书名[J]
.山西老年,2007,0(5):19-19.
9
孙振田.
《西京杂记》伪托刘歆作补论二则[J]
.图书馆杂志,2012,31(6):88-91.
被引量:5
10
朱成华.
从《盐铁论》看西汉中期官方“丞相史”之“孝养”观[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9):209-210.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