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精神损害赔偿及数额初探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精神损害赔偿民事法律制度正式确立,对于切实保护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对于树立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并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过,由于这项制度刚刚确立,要很好地贯彻实施,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疑还有个过程,同时有些相关的问题还需研究探讨。笔者拟就此谈点浅见:
作者
彭旺明
出处
《法学评论》
1988年第2期67-69,共3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权利
受害人
民事法律制度
名誉权
民法通则
人民法院
贯彻实施
肖像权
损害索赔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2
1
刘鹏.
论侵犯公民人格权的民事责任[J]
.法学,1987(3):27-28.
被引量:1
2
刘保玉.
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探讨[J]
.法学,1987(6):22-23.
被引量:20
3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8
4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6
5
史浩敏,许小澜.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J]
.法学杂志,1988,9(5):33-33.
被引量:4
6
周林彬.
名誊损害赔偿问题刍议[J]
.法学评论,1985,3(1):70-72.
被引量:1
7
邵世星.
试论惊吓损害的民事责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5):87-92.
被引量:9
8
董超格.
对第三人精神损害的法理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122-123.
被引量:1
9
[美]史蒂文·L·伊曼纽尔.侵权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2.
10
[1][2]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引证文献
6
1
王明雯.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61-64.
被引量:1
2
张新宝,康长庆.
名誉权案件审理的情况、问题及对策[J]
.现代法学,1997,19(3):4-25.
被引量:23
3
王明雯,宋经同.
精神损害赔偿及其法律适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212-214.
被引量:1
4
姜淑明,李炯.
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81-85.
被引量:2
5
杨军.
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与修正[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1X):45-48.
6
关今华.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J]
.法学研究,1989,11(3):64-6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陈莹.
死者名誉之法律保护再探[J]
.西部法学评论,2003(4):96-98.
被引量:2
2
关今华.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定问题五论[J]
.中国法学,2001(5):96-102.
被引量:32
3
关今华,徐平.
海峡两岸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比较及其完善构想[J]
.台湾研究,2001(2):78-84.
4
胡惠英,李克荣.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依据[J]
.河北法学,2001,19(6):157-158.
被引量:5
5
王伟.
新闻侵权及其抗辩事由初探[J]
.学术交流,2006(11):76-78.
6
吴飞.
名誉侵权的“实际恶意”原则评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7-11.
被引量:3
7
张名章,黄河.
论传媒道德的合理倾斜——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4-17.
被引量:5
8
陈明祥.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81-83.
9
高壮华.
新闻侵权中的言论自由与公民名誉权的平衡[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6):40-42.
10
高壮华.
论新闻侵权与诉讼解决[J]
.新闻爱好者,2009(10):26-27.
1
卞杰.
人身损害索赔有新规定[J]
.当代贵州,2004(1):50-50.
2
小江.
精神损害索赔有新规定[J]
.今日农村(江西),2001(3X):27-27.
3
消费者精神损害索赔有了新依据[J]
.中华儿女,2001,0(5):14-14.
4
李杰.
实为“损害索赔”的“罚款”不违法[J]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5,0(6):48-50.
5
精神损害索赔的四个误区[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2(5):37-37.
6
提出索赔不构成时效中断[J]
.中国海事审判年刊,1999(9):472-473.
7
王工.
依法向日本提出1931—1945侵华损害的索赔权利(1992年3月10日)[J]
.中国律师,2001(5):79-82.
被引量:1
8
张兆利,郝玉芹.
精神损害索赔 谨防步入误区[J]
.法庭内外,2014(3):40-41.
9
殷鑫.
论生态损害索赔的诉讼机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99-102.
被引量:1
10
何镕泽,刘朋.
非致命事故中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J]
.理论与改革,2014(2):177-180.
被引量:1
法学评论
198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