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哲学:走向21世纪的世界哲学主潮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以解决同时代萦绕人类心灵的最深层的问题为祈向,都反映着时代思潮变迁的最内在的本质。1984年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会议明确宣布:世界哲学的重点已经从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这一巨大的历史性转折,正标志着人类将以一种具有高度普同性的崭新文化心态走向21世纪。
作者
许苏民
机构地区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8,共8页
关键词
西方文化哲学
世界哲学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人类心灵
文化相对主义
新康德主义
哲学转向
历史发展
新思维
现代非理性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1
赵旭东.
迈向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一种面向于世界未来的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探索[J]
.西北民族研究,2023(1):97-113.
被引量:3
2
李晓东.
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探析[J]
.唯实,2001(7):3-6.
被引量:5
3
衣俊卿.
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
.社会科学战线,1999(2):51-60.
被引量:18
4
衣俊卿.
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J]
.求是学刊,1999,26(1):5-12.
被引量:35
5
丁立群.
文化哲学何以存在[J]
.求是学刊,1999,26(1):13-19.
被引量:14
6
何中华.
文化哲学中的悖论刍议[J]
.哲学动态,1998(1):31-34.
被引量:10
7
洪晓楠.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演变[J]
.求是学刊,1998,25(5):13-18.
被引量:10
8
戚文藻.
“文化哲学”的实质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评当代世界性的哲学的一个新倾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28-34.
被引量:4
9
李燕.
文化哲学:当代人类思想的主流汇聚[J]
.哲学动态,1993(9):25-27.
被引量:1
10
刘士林.
文化哲学研究三题议[J]
.山东社会科学,1992(6):78-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秦元海.
论大学文化自觉及其实现路径[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5):81-87.
被引量:5
2
袁佩媛.
从被动到主动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哲学诠解[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23-133.
3
衣俊卿.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1):72-8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文晴.
文化哲学视角下中西方经典名言的哲学意蕴分析[J]
.作家天地,2020(12):130-131.
2
李小娟.
近期文化哲学研究回溯[J]
.现代哲学,2005(4):123-128.
被引量:1
3
曾现锋.
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4):107-111.
4
包艳君,陈冰.
新课程文化哲学与自主学习关系探讨[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9):20-21.
5
刘富兵.
对当前“文化哲学”界定的一点思考[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5):12-14.
被引量:2
6
王声平,杨晓萍.
论学前课程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文化哲学视角[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1):12-15.
被引量:5
7
方国清.
乡土社会语境下传统武术式微成因分析[J]
.体育学刊,2014,21(4):7-12.
被引量:18
8
赵文妮.
论文化作用的无限放大[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77-78.
9
竟辉,王艳.
文化自觉视阈下的我国大学文化建设[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53-56.
被引量:2
10
张艳国,凌日飞.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J]
.社会主义研究,2019(4):17-24.
被引量:11
1
贺麟.
对有关辩证法几个问题的新理解[J]
.中国社会科学,1988(2):79-86.
被引量:2
2
关于特性的幽默[J]
.现代交际,1995(4):62-63.
3
李成蹊.
近现代东西文化哲学交流、结合的历史反思[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9(6):21-25.
被引量:1
4
张廷国.
从黑格尔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变[J]
.社会科学,1989(2):50-54.
被引量:1
5
柴可夫斯基,李森.
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与活动研究问题[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1):27-27.
6
领袖必读的100部名著(三)[J]
.视野,2008(11):70-70.
7
徐杰舜.
人类学特性三论[J]
.百色学院学报,2008,21(1):1-12.
被引量:1
8
汤一介.
学者语丝[J]
.社会科学家,1989,4(2):3-3.
9
巴姆,曾霖生.
世界哲学[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1):15-18.
10
自然,人类心灵的摇篮[J]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09(4):4-6.
江汉论坛
198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