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社会系统稳定与调节问题的对话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稳定不是固定不动,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协调的、可控的状态甲:现在大家都在讲稳定。但是“稳定”或者说“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在日常用语中,社会稳定是相对于社会动荡而言的,这个理解包含了较多的政治上的含义,它有较强的价值选择性,并且往往仅以某些具体现象是否出现为判据。
作者
景天魁
王希如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社会系统
相对协调
社会关系
社会动荡
社会有机体
社会稳定
马克思
重要条件
要素
生产关系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36
1
汤啸天.
政府在公民维权中的指导责任和接受监督[J]
.社会科学,2007(10):16-24.
被引量:7
2
孟华.
修辞学命名理论[J]
.汉语学习,1998(2):34-36.
被引量:9
3
吕强,康荣平.
国外技术能力研究初探[J]
.科学学研究,1988,6(4):82-90.
被引量:2
4
黄欣荣,王英.
古代技术活动中心兴衰规律的统计研究[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3):23-27.
被引量:3
5
黄欣荣,王英.
技术中心及其活动规律的统计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0,8(2):18-28.
被引量:11
6
何植民,王珂.
国内学界关于非理性研究综述[J]
.前沿,2009(12):20-25.
被引量:5
7
肖唐镖,王欣.
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份60个村的跟踪研究(1999~2008)[J]
.管理世界,2010,26(9):88-94.
被引量:94
8
清华大学课题组.
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J]
.学习月刊,2010(17):28-29.
被引量:70
9
张荆红.
“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J]
.理论与改革,2011(3):61-63.
被引量:39
10
黄欣荣,王英.
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社会动力机制[J]
.自然杂志,1990,13(11):738-7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黄欣荣,王英.
论技术中心转移的社会动力机制[J]
.科学学研究,1991,9(3):13-25.
被引量:8
2
李强彬,吝娜.
维权与维稳:何以错位如何归位[J]
.理论探讨,2017(1):159-163.
被引量:5
3
李春雷,姚群.
“情绪背景”下的谣言传播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0):46-50.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路雪珂.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的微博谣言传播情绪框架研究[J]
.新闻传播,2020(23):9-10.
被引量:1
2
王英,黄欣荣.
“李约瑟问题”:其解其评[J]
.科学.经济.社会,2004,22(4):69-72.
被引量:1
3
谷兴荣.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三大规律初探[J]
.湖南社会科学,2000(6):9-12.
被引量:3
4
韩款,石善冲.
促进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05,19(7):81-83.
被引量:1
5
黄新亮.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三大动力机制探讨[J]
.经济地理,2006,26(3):434-437.
被引量:12
6
栾春娟,王续琨,王贤文.
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专利中心的转移[J]
.科学学研究,2008,26(4):729-732.
被引量:1
7
施文耀.
试论高压自能式SF_6断路器的开发与研制(上)[J]
.华通技术,2000,19(1):20-30.
被引量:6
8
李春雷,邹月华.
突发群体性事件语言传播风险规避——基于广东省茂名市“PX事件”实地调研[J]
.当代传播,2018,0(6):51-55.
被引量:4
9
王景斌.
法治中国目标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性追问[J]
.政法学刊,2018,35(6):5-12.
被引量:1
10
戴铭,王彤.
西安金融机构空间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J]
.新经济,2015(2):23-23.
1
胡传胜.
“分”[J]
.学海,1993(1):24-27.
2
在和谐中求发展[J]
.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4):1-1.
3
“笨”是怎么演变成“笨蛋”的[J]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09(7):15-15.
4
郭和平.
论哲学术语——一个关乎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原之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101-104.
被引量:5
5
高荆梅.
浅析周易中的日常用语[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303-303.
6
闵光汉.
和谐社会:大同为帅 小异互补[J]
.学习与实践,2006(1):53-53.
7
许晖.
“牢骚”原来是刷马时的哀叹[J]
.意林(少年版),2014(3):50-50.
8
张海燕.
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82-185.
被引量:2
9
M·M·库勃拉诺夫 郑天星.
对“基督”的考证[J]
.世界宗教文化,1980(4):27-34.
10
非名相.
现实生活中的佛教日常用语[J]
.佛教文化(北京),2007(1):100-101.
哲学研究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