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罪刑关系立法完善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罪刑关系立法完善的理论思考李少平,邓修明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均是将刑罚目的、罪刑相适应和刑罚个别化作为不同范畴、不同概念加以研究的。虽然这些研究均较深入,但对于这三者各自的确切内容仍争纷不止,对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刑法罪与刑的科学建构仍有所忽略...
作者
李少平
邓修明
机构地区
四川省高级法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30,共6页
Modern Law Science
关键词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目的
罪刑关系
刑罚个别化原则
立法完善
犯罪人
一般预防
人身危险性
特殊预防
预防犯罪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6
1
杨兴培.
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5):53-57.
被引量:22
2
卢勤忠.
论酌定减轻处罚情节的法定化[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4):86-89.
被引量:6
3
赵秉志.
关于完善刑法典分则体系结构的新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1):80-86.
被引量:10
4
赵秉志,肖中华.
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立法完善之探讨[J]
.检察理论研究,1996(4):4-15.
被引量:3
5
周道鸾.
刑法完善刍议(下)[J]
.法学杂志,1996,17(4):11-14.
被引量:1
6
孙万怀,沈伟.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和我国刑事法的补足[J]
.河北法学,1996,14(5):1-4.
被引量:2
7
喻伟.
保安处分刑事立法化──我国刑法改革上的重大议题[J]
.法学评论,1996,14(5):9-17.
被引量:31
8
廖东明,朱华.
关于完善罚金刑的构想[J]
.法学评论,1996,14(3):59-63.
被引量:16
9
刘仁文.
谈法人犯罪的立法构想[J]
.法学杂志,1996,17(1):36-37.
被引量:1
10
赵秉志,赫兴旺,颜茂昆,肖中华.
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6,18(5):4-55.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2
1
高铭暄,赵秉志,赫兴旺,肖中华.
1996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7(1):35-47.
2
王育君.
退赃应规定为法定情节[J]
.法学研究,1996,18(6):113-11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征.
贿赂犯罪特别宽宥制度的教义学分析[J]
.现代法治研究,2019(3):97-105.
2
彭新林.
减少犯罪损失限制死刑适用研究[J]
.刑法论丛,2019,5(1):226-255.
3
刘姣.
从贪污贿赂及退赃角度看《唐律疏议》中的六赃犯罪[J]
.中国商界,2008(4):167-167.
4
姜涛.
我国退赃制度之立法检讨与重构设想[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33-37.
被引量:1
5
姜涛.
我国退赃制度之审视与重构[J]
.法商研究,2006,23(2):64-70.
被引量:4
6
顾长洲.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视野下退赃法律后果探析[J]
.法学杂志,2014,35(12):111-116.
被引量:1
7
屈奇.
法益恢复作为法定量刑情节之研究[J]
.学术界,2017(6):155-163.
被引量:9
8
童德华,陈梅.
刑法中退赃制度的重构——基于境外追赃实践的思考[J]
.西部法学评论,2018(4):1-11.
被引量:3
9
庄绪龙.
近亲属承诺代为退赔反悔的处置体系[J]
.法学家,2024(1):144-158.
1
陈红竹,张全峰.
论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传承,2013(11):38-39.
被引量:2
2
陈秀萍.
死刑犯之生育权问题探微[J]
.河北法学,2009,27(11):126-128.
被引量:4
3
翟东堂,郭伟平.
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的关系初探[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17(3):19-21.
4
方信华.
行政管理与人本主义的理论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8):100-100.
被引量:1
5
任燕.
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的法理实践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6):37-40.
被引量:2
6
周祥其.
检察·检查·监察[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11):44-45.
7
孙铮,王琼.
文书的同意和确认是不同的法律效力[J]
.中国劳动,2007(7):52-52.
8
令赟.
人权观的第一次科学建构[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1):47-48.
9
韦留柱.
缺失与重构:行政诉讼引入调解机制之探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105-109.
10
张嘉军,张红战.
我国证据种类的反思与重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2):39-47.
被引量:7
现代法学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