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戴建平(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南京210093)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含义,涉及到政治、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传统的发展观由于建立在对发展问题的片面的理解之上,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
作者
戴建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2期27-29,39,共4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发展观
可持续
生态文明观
人和自然关系
思想基础
自我中心主义
全球性问题
发展权
自然辩证法研究
分类号
G30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潘玉君,王丽华.
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4):55-59.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总目录[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2):69-72.
被引量:5
2
李天瑞,潘玉君.
耗散结构理论与自然地理系统[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5):44-47.
被引量:1
3
王大生.
环境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内涵[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1):1-4.
被引量:11
4
余谋昌.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7):8-14.
被引量:241
5
李天瑞,潘玉君.人类活动的地理学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09).
6
潘玉君.
自然地理系统的理论探讨[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0(2):48-52.
被引量:3
7
潘玉君.
景观生态学与沙漠化研究的理论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3,4(1):25-29.
被引量:3
8
潘玉君.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2):19-2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6
1
潘玉君,段勇,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38-40.
被引量:14
2
潘玉君,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4-16.
被引量:5
3
袁振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J]
.宜春学院学报,2001,23(1):96-100.
被引量:1
4
杨成湘.
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70-72.
5
于广亮.
可持续发展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兼评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错误[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3):28-32.
被引量:4
6
潘玉君.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初步研究[J]
.人文地理,1997,12(3):79-83.
被引量:18
7
陶宏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1):59-61.
被引量:2
8
傅华.
中国生态伦理学研究状况述评(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2):88-92.
被引量:4
9
孙道进.
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法解读[J]
.贵州社会科学,2006(2):70-73.
被引量:6
10
杨成湘.
坚持以人为本 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J]
.实事求是,2006(2):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郇庆治,李云爱.
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主义向度[J]
.文史哲,1998(3):111-117.
被引量:12
2
谢光前,王杏玲.
“绿色”的价值转换及其现代意蕴[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44-47.
被引量:1
3
邢永富.
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0-77.
被引量:53
4
邓艾,赵晓芳.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及背景[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6-62.
被引量:2
5
张远增.
绿色大学评价[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5):16-19.
被引量:59
6
许玲.
论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
.晋图学刊,2000(3):29-31.
被引量:3
7
赵庆年.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探析[J]
.煤炭高等教育,2001,19(6):15-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邓勤.
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支持[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5):65-66.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金明生.
在文化大省建设背景下浙江绿色图书馆创建策略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3):2-5.
被引量:1
2
张凌.
绿色图书馆与高校生态文化建设[J]
.教育评论,2006(1):34-36.
被引量:14
3
金明生.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06(5):106-108.
被引量:24
4
陈淑君.
试论绿色图书馆的特征及建设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3-24.
被引量:13
5
屈红军.
关于图书馆“绿色”与“生态”的几点看法[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6):92-95.
被引量:3
6
董宇昭.
近十年绿色图书馆研究综述[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9):155-158.
被引量:5
7
金明生.
绿色图书馆趋势之成因及创建原则探讨[J]
.情报探索,2008(3):22-23.
被引量:5
8
隋秀芝,丁祖荣.
坚持以人为本的绿色图书馆建设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7):96-98.
被引量:3
9
王胜平.
生态图书馆研究综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9):5-7.
10
许飞,李艳.
顺应时代发展,创建绿色图书馆[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1):127-129.
1
姜雅华.
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J]
.丽水学院学报,1997,22(6):24-27.
被引量:1
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4年总目录[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985(1):67-67.
3
韩旭.
交叉学科讨论会在山西大学召开[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987,24(3):21-21.
4
《自然辩证法报》邮局发行[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984,21(4):69-69.
5
袁红军.
档案馆生态文明观构建[J]
.山东档案,2009(1):6-8.
6
杨水旸.
论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相互关系[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84-88.
被引量:3
7
段瑞忠.
主流价值的另一种表达——央视系列报道《县委书记风采》制播特色[J]
.电视研究,2016(1):24-25.
8
戴建平.
关于科学与反科学的几个命题[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5-7.
9
洛桑灵智多杰.
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法治[J]
.人大研究,2009(2):4-6.
被引量:5
10
张黎夫,张功柱.
全球问题的伦理解读[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8):116-118.
南京社会科学
199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