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人:一个历史的概念,一个动态的形象体系
被引量:3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2-45,共4页
同被引文献31
-
1黄式宪.新人形象与新生活的韵律——评《红衣少女》[J].文艺研究,1985(3):37-41. 被引量:3
-
2张胜冰.当代农村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问题[J].思想战线,1985,11(5):19-25. 被引量:1
-
3徐陆英,姚莉.社会主义新人是真人、活人——谈近年来文艺作品中新人形象的塑造[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21(6):90-99. 被引量:2
-
4王进.试论社会主义文学中的普通人形象[J].文学评论,1981(3):44-51. 被引量:6
-
5李士文.略论塑造社会主义的新人形象[J].社会科学研究,1981(4):50-53. 被引量:2
-
6赵增锴.试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的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1983(2):57-63. 被引量:1
-
7康濯.努力描写社会主义新人[J].文艺研究,1982(3):21-27. 被引量:4
-
8吴正光.一个转变中的农村知青形象——浅评《人生》主人公高加林[J].韶关学院学报,1982(3):15-17. 被引量:1
-
9许南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浅谈[J].电影艺术,1981(9):32-36. 被引量:2
-
10吕永林.重温那个“个人”——关于一个久已消散的文学史印迹[J].上海文学,2008,0(2):82-89. 被引量:4
-
1超越秋风[J].粤海风,1999,0(5):1-1.
-
2张炯.新时期文学的历史特色[J].文学评论,1983(6):25-33. 被引量:1
-
3于逢.关于表现工人阶级的主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6):54-55.
-
4肖舟.姚文元的一生[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7(7):39-45.
-
5屈文焜.让激情与时俱进——郭小川和他的《祝酒歌》[J].朔方,2004,0(1):77-77.
-
6张志忠.抗拒遗忘[J].读书,1996,0(2):3-9. 被引量:1
-
7黎国韬,叶瑜.作为历史概念的清商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3):34-39. 被引量:5
-
8伍英姿.过渡时期的政治语境与文学规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8-10.
-
9舜之.要有鲁迅式的批评——读吴有恒杂文著作有感[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5):114-117.
-
10沈宝祥.把新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作为面镜子[J].同舟共进,1999(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