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将青阳腔声腔音乐的内部结构与规律的探讨和外部形态相结合.借鉴多门学科.从各个视野、各个角度来综观青阳腔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对其他声腔的影响.并就其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在中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戏曲音乐自身的美学价仅给予定位。全文分三部分.本期发表的是第二部分,重点论述青阳腔的历史地位。作者指出:青阳腔上承四大声胜.下启当地的徽剧、黄梅戏和全国的高腔系统.燕山傅芸子认为:”万历初年,青阳腔已能独树一帜,与昆山腔并称时调于世。”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4,共10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