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音乐结构型态中的程式性与非程式性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们分析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时,往往有这样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就其乐种本身传统的格式指出其结构型态的特征。如分析京剧的二黄原板,指出它的句式的特有型态——句幅(每种句式有几板)、分逗(每种句式分几个乐逗),结音(某腔句及其各乐逗一般结在什么音上)等等。由此便可对二黄原板有一初步认识。如果自己再会唱、会拉(演奏)它几段。
作者
董维松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8-23,共6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程式性
民族音乐
结构型
分析方法
句式
音乐作品
民族民间
初步认识
原板
句幅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3
1
易人.
雲淡风清 风筝争鸣——七首《放风筝》民歌比较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4):16-20.
被引量:4
2
董维松.
戏曲“声腔”纵横谈 对戏曲音乐中几个常见理论概念的反思[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4):6-11.
被引量:9
3
安禄兴.
论我国戏曲音乐两大体制[J]
.音乐研究,1985(2):109-113.
被引量:9
4
董维松.
论民族音乐中的三部性结构[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29-33.
被引量:7
5
王震亚.
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1):3-16.
被引量:9
6
洛地.
“腔”、“调”辨说[J]
.中国音乐,1998(4):3-7.
被引量:10
7
洛地.
“腔”、“调”辨说(续)[J]
.中国音乐,1999(1):5-10.
被引量:6
8
马可.
破除迷信,发扬戏曲音乐的优良传统[J]
.音乐研究,1958(4):6-8.
被引量:2
9
林绿.
戏曲音乐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J]
.音乐研究,1958(5):42-45.
被引量:1
10
苏宁.
论戏曲音乐形象等问题[J]
.音乐研究,1960(3):55-6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孙凡.
全真正韵的程式性特征[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13-17.
被引量:2
2
康玲,蔡际洲.
【剪靛花】歌系的基本曲调——【剪靛花】歌系研究之一[J]
.中国音乐,2006(4):49-55.
被引量:9
3
陈瑜.
福建南音“滚门”模式特征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51-61.
被引量:3
4
熊露霞.
京剧音乐审美研究之刍议[J]
.戏曲艺术,2010,31(1):64-67.
5
王耀华.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四题[J]
.艺术百家,2010,26(3):87-93.
被引量:5
6
郭海霞.
情系传统 笔耕不辍——董维松音乐学术思想探微[J]
.中国音乐,2011(2):168-171.
7
袁环.
董维松程式性与非程式性分析方法[J]
.艺术教育,2013(1):102-105.
被引量:2
8
秦栋.
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源流思维”——以唢呐曲《云里摸》为例[J]
.艺术探索,2013,27(3):111-114.
9
夏侯玲玲.
戏曲音乐“唱腔分析”在教学与研究中的问题[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4):14-16.
被引量:1
10
袁环.
路头戏音乐编创方式的个案实验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2):120-13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申波.
云南建水洞经音乐考察报告[J]
.中国音乐,2003(1):83-84.
2
王宇琪.
“八角鼓族系”曲种的界定与成因[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5(1):43-47.
被引量:4
3
陈瑜.
福建南音“滚门”在不同文化空间中演奏程序的比较研究[J]
.音乐研究,2011(1):69-76.
被引量:2
4
张巨斌.
结构主义与音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2):122-126.
被引量:1
5
陈瑜.
福建南音“滚门”的历时性特征[J]
.人民音乐,2011(4):68-71.
被引量:1
6
乔建中.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3
7
施咏.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王耀华著)[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1):124-129.
8
蔡际洲,康玲.
山东大学顾红红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评《明清俗曲【剪靛花】研究》[J]
.中国音乐,2012(4):113-122.
9
李红云.
《剪剪花》的渊源及结构艺术[J]
.民族艺术,2013(5):124-126.
10
智凯聪.
金湘音乐创作中的传统美学观念解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4):91-96.
1
黄美华.
梨园撷英--走近旦角[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9):37-40.
2
范赟,张文文.
电子音乐—听觉艺术的革命——电子音乐听什么?[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2):23-24.
3
董维松.
戏曲声腔的程式分析及方法[J]
.中国音乐,1990(1):30-30.
被引量:10
4
张富岩.
京剧两大声腔原板基本结构及传统创腔常用发展处理手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1(2):14-24.
被引量:1
5
董维松.
京剧二黄腔腔句的基本句型与变格句型——戏曲唱腔程式结构分析法实证[J]
.中国音乐,1992(2):13-14.
被引量:5
6
王志刚.
浅谈中学生对素描的初步认识[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3):36-36.
7
陈少丰.
关于画家居廉的初步认识[J]
.美术学报,2004(1):46-48.
被引量:1
8
董维松.
再谈“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学”问题——从“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的分组说开去[J]
.人民音乐,2012(5):74-75.
被引量:2
9
方堃林.
初步认识舞台色光[J]
.演艺设备与科技,2004(6):9-13.
10
刘曙光.
浅析夏威夷歌曲《告别夏威夷》的创作特征[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2):106-109.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