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51
-
1彭玉平,吴承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1997(5):155-168. 被引量:11
-
2彭久源.关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反思[J].文学评论,1986(2):33-37. 被引量:1
-
3《文史哲》一九八五年总目录[J].文史哲,1986(1):106-107. 被引量:2
-
4袁伟时.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管窥[J].哲学研究,1986(9):37-44. 被引量:1
-
5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上)[J].文学评论,1985(3):3-14. 被引量:34
-
6《学术研究》1984年1—6期总目录[J].学术研究,1984(6):128-132. 被引量:1
-
7郭风.我所受的文学教育——和福建师大中文系几位同学的谈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57-60. 被引量:2
-
8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0(1):3-20. 被引量:5
-
9陈琦伟.比较利益论的科学内核[J].世界经济,1981,4(3):10-18. 被引量:5
-
10孙冶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J].经济研究,1956,2(6):30-38. 被引量:62
二级引证文献7
-
1蒙爱军.科学变革中参照系的作用与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7,25(5):823-830. 被引量:4
-
2蒙爱军,吴媛姣.参照系与科学理论的建构和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1):34-37. 被引量:1
-
3卫兴华,张福军.2009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0(3):76-85. 被引量:2
-
4俞祖华,王静静.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10-19. 被引量:3
-
5彭玉平.舒芜的唐诗与近代文论研究述论[J].江淮论坛,2013(1):148-153.
-
6贺仲明.后期鲁迅(1927—1936)新论[J].文艺研究,2017(1):51-61. 被引量:4
-
7高敏雪.20世纪50年代产值指标讨论的历史回顾与方法论辨析——以孙冶方《从“总产值”谈起》为主线[J].经济科学,2021(2):148-160.
-
1殷会敏.货币发行量和全社会货运量之间的模型[J].消费导刊,2013(4):71-71.
-
2贾文华.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与东部地区开发[J].学术交流,1988(4):75-78.
-
3张风波.交通货运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1986,2(1):125-131.
-
42009年交通运输完成情况统计[J].交通财会,2010(3):81-81.
-
5郭红霞,栗庆耀.公路货运量统计调查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12,28(21):89-92. 被引量:4
-
6孙世铮.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J].中国统计,1955(7):35-37.
-
7郑方辉,李少抒.长途货运汽车经济载量的实证研究——项抽样调查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市场研究,2005(5):46-52. 被引量:3
-
8关于改进地方交通货运量统计方法的初步意见[J].统计工作,1958(23):27-28.
-
9杨建梅.2004年阿克陶港货运量增加27.4%[J].中亚信息,2005(3):41-41.
-
10张风波.试论交通货运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7(1):63-74.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