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保安处分之利弊析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保安处分利弊的争论,几乎与保安处分有同样长的历史。但保安处分得以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由于社会历史的推动。早在十八世纪末,德国的克莱茵就提出了保安处分,但终归曇花一现,保安处分在当时所以没有生根,主要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还不具备赖以发展的土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刑事古典学派报应刑论的基础逐渐解体,以教育刑论为旗帜的新刑法学派脱颖而出。作为新刑法学派佼佼者的保安处分也成了时代的宠儿。
作者 刘生荣
出处 《国外法学》 1988年第6期45-50,共6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4

  • 1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法学,1998(8):35-37. 被引量:456
  • 2西原春夫.刑法总论[M].东京:成文堂,1978.
  • 3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M].东京:创文社,1979.
  • 4弗兰茨·冯·李斯特.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5中山研一.刑法总论[M].东京:成文堂,1989.
  • 6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3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 7林任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M].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 8鲁兰.《牧野英-刑事法思想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出版.
  • 9[苏]皮昂特科夫斯基·A.A等.《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90~191页.
  • 10林山田.刑法通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