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然生态条件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然生态条件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一般是三个方面:气候、土壤和地域。 一、气候 1.温度 一些科学家在世界最主要的小麦种植地区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Hopkins在加拿大西部进行硬粒红皮春小麦的研究;Smika和Greb在美国中部大平原半干旱地区进行冬小麦的研究;Taylor和Gilmour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南部的春小麦进行了研究。这三项研究和其它人的资料均证实。
作者
章练红
出处
《世界农业》
1988年第5期21-24,14,共5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自然生态条件
子粒品质
子粒蛋白质含量
春小麦
小麦种植
冬小麦
气候
新南威尔士
澳大利亚
美国中部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90
1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84-686.
被引量:35
2
张桐.
世界农业统计资料[J]
.世界农业,1982(8):64-64.
被引量:1
3
王世敬,武光夔.
环境条件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牧情报研究,1989(3):9-16.
被引量:10
4
汪治澜,吴元中,段项锁.
玉米与气候[J]
.上海农业科技,1993(1):23-25.
被引量:4
5
张冀涛,李硕碧,张联会.
栽培技术与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关系[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3):20-21.
被引量:1
6
魏益民.
小麦品质的评价及品质改良[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4):47-48.
被引量:2
7
田纪春.
我国北方地区近期推广的玉米杂交种的品质分析与分类[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4):37-40.
被引量:6
8
李德.
气侯变化对安徽省农业气候资源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4):33-35.
被引量:7
9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6):42-44.
被引量:32
10
吴建宇,徐翠莲,任和平,苏祯禄,台国琴.
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1):92-94.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11
1
郭世华,刘丽,于亚雄,逯晓萍.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24-31.
被引量:9
2
张玉良,张晓芳,李月华,李杰.
小麦高蛋白品种资源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6(2):27-29.
被引量:2
3
李红霞,魏亦勤,张双喜,刘旺清,裘敏,樊明.
不同HMW-GS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品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516-8517.
被引量:2
4
张玉良,李杰,杨金华,李燕.
冬小麦高蛋白优质源的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8(4):34-36.
被引量:1
5
何元龙,钱家崇,向春阳,付玉斌,张义.
黑龙江省小麦品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12(2):29-35.
被引量:4
6
靳华芬,郭凌汉,陈军.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的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1991,19(5):9-13.
被引量:14
7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
生态环境因素对玉米子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2,10(1):41-45.
被引量:61
8
马冬云,朱云集,郭天财,王晨阳.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河南省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品质稳定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2,22(4):13-18.
被引量:60
9
洪宇,吴海彬,段晓亮,常柳,邢晓婷,孙辉.
强筋小麦品种周麦33 号品质性状稳定性及食品加工适用性分析[J]
.粮油食品科技,2021,29(2):94-99.
被引量:3
10
朱云集,郭天财,马冬云,王晨阳,李亮琴,张学林,王永华.
不同HMW-GS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品质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3,18(1):50-5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温明星,李东升,陈琛,郭瑞,卢盼盼,曲朝喜.
2008—2018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系品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10-15.
被引量:10
2
张洁,丁志强,李俊红,姚宇卿,吕军杰,蔡典雄,吴会军.
半湿润偏旱区长期定位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平水年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84-88.
3
王璞,王启现,鲁来清,申丽霞,张红芳.
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J]
.玉米科学,2004,12(z2):45-49.
被引量:1
4
刘武仁,刘凤成,冯艳春,郑金玉,罗洋,邱贵春,蔡洪岩.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82-83.
被引量:60
5
李树凤,索全义,王金莲,陈磊,刘景秀.
追氮时期及花后不同光合器官对春小麦籽粒容重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74-476.
被引量:6
6
张桂英,张国权,罗勤贵,欧阳韶晖,魏益民.
陕西关中小麦品质性状的因子及聚类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548-554.
被引量:28
7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
小麦籽粒品质与基因型及环境条件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63-969.
被引量:22
8
张美微,王晨阳,贺德先,马冬云.
环境和氮磷肥对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05-909.
被引量:14
9
李丰,王晨阳,贺德先.
不同试验点氮磷肥配比对郑麦9023粉质与拉伸参数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10-914.
10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2):79-81.
被引量:5
1
蒋青.
北美的外来杂草[J]
.植物检疫,1990,4(5):359-361.
被引量:1
2
Schu.,TJ,冯凌云.
加拿大西部夏油菜的品种间杂种优势[J]
.国外农学(油料作物),1993(3):13-17.
3
L.E.Talbert,向平,等.
12个硬粒红皮春小麦组合的籽粒灌浆持续期:遗传变异和与其它农艺性状的关系[J]
.国外作物育种,2002,21(2):25-26.
4
Freer W,Donnelly J R,Axelsen A,周自玮,匡崇义.
新南威尔士州放牧条件下山黑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的研究[J]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9(1):34-39.
5
宋玉祥,师瑞娟.
世界玉米生产与分布[J]
.地理教育,2007(1):78-78.
被引量:8
6
贾芸(编译).
澳大利亚的转基因作物简介[J]
.生物技术世界,2008,5(1):43-44.
7
澳大利亚出现越来越多抗性杂草[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2(5):40-41.
8
段又生.
上半年国内外农药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J]
.农药市场信息,2012(26):21-22.
9
潘根兴,俞欣妍.
生物质炭生产、检测与应用[J]
.国际学术动态,2013(4):36-38.
10
杨国蓉,王华.
美国有关农业措施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20(2):9-12.
世界农业
198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