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赣方言的形成——兼论赣方言对客家话的一个重大影响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西省内的赣语区,春秋时期《江西通志》和县志在标明其地理位置时一般都用“吴头楚尾”概括。地域、语言(方言)、民俗与文化三者的联系十分密切,地域的特征往往也隐含着语言(方言)的、文化的某些共性。事实上。
作者
陈昌仪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1-76,共6页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江西省
春秋时期
大迁徙
地理位置
中原地区
宋元之际
经济文化
中原移民
宜春
地理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戴鞍钢.
清代江西漕政述略[J]
.江西社会科学,1988,8(3):132-136.
被引量:2
2
周振鹤,游汝杰.
湖南省方言区画及其历史背景[J]
.方言,1985,7(4):257-272.
被引量:105
共引文献
105
1
曾婷,闻欣怡(译),巫紫萱(译),邓凤妮(译),凌锋(校).
湘乡方言[J]
.中国语音学报,2022(1):160-177.
2
田范芬.
从诗词用韵看长株潭小片入声的演变[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55-65.
3
潘佳佳.
汉语“屎”“粪”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
.汉字文化,2024(17):10-14.
4
刘锋,张京鱼.
湖南吉首方言句中语气词"呔"的话语功能研究[J]
.语言学论丛,2020(1):339-351.
被引量:1
5
张盛开.
论平江方言的归属[J]
.南开语言学刊,2012(2):44-54.
被引量:3
6
李蓝.
贵州大方话中的“~c到”和“起”[J]
.中国语文,1998(2):113-122.
被引量:37
7
余霭芹.
粤语方言分区问题初探[J]
.方言,1991(3):164-181.
被引量:28
8
薛才德.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J]
.语言研究,1991(2):45-54.
被引量:11
9
周振鹤.
客家源流异说[J]
.学术月刊,1996,28(3):16-24.
被引量:21
10
李蓝.
大方话中的“倒”和“起”[J]
.毕节师专学报,1996,20(4):44-5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3
1
秋谷裕幸.
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J]
.中国语文,2002(5):447-451.
被引量:15
2
黄雪贞.
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
.方言,1987,9(2):81-96.
被引量:43
3
颜森.
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1):19-38.
被引量:97
4
刘纶鑫.
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7(4):97-103.
被引量:6
5
丁邦新.
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J]
.中国语文,1995(6):414-419.
被引量:24
6
梅祖麟.
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J]
.中国语文,2001(1):3-15.
被引量:54
7
丁邦新.
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J]
.方言,2006,28(1):1-5.
被引量:21
8
顾黔.
交界地带方言不同来源及层次语音成分的竞争与叠置[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26-129.
被引量:2
9
黄群建,主编.鄂东南方言音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陈淑梅.英山方言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引证文献
3
1
郑婷.
从语音层面探讨黄孝片方言的性质[J]
.文教资料,2014(31):102-104.
被引量:1
2
汪高文,李占炳,李淑婷.
江西境内客赣交界地带方言研究综述[J]
.龙岩学院学报,2017,35(4):23-27.
3
谢留文.
浙西南吴语“鸡嗉子”读音的本字——兼论浙西南吴语模、虞韵读如鱼韵白读现象[J]
.中国语文,2022(4):449-4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徐建.
黄孝片江淮官话音韵特点在皖西南的渐进推移——再论怀岳方言的性质和归属[J]
.中国语文,2021(4):456-467.
被引量:2
2
谢留文.
江西南昌县(蒋巷)方言“来”的语法功能[J]
.方言,2023,45(4):395-400.
3
戴佳文,盛益民.
吴语{话}义词的时代层次与历史来源——兼谈汉语方言词汇史研究的视角[J]
.中国语文,2024(6):701-714.
1
徐阳春.
方言研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评陈昌仪先生的《赣方言概要》[J]
.江西社会科学,1993,13(5):91-92.
2
曾维才.
试论赣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地位[J]
.江西社会科学,1992,12(2):94-98.
被引量:2
3
陶谦.
客家民系历史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2(1):35-38.
4
陈国生.
明代云南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6(1):58-64.
被引量:2
5
刘运勇.
地方史及古代战争史的重要读物[J]
.中国社会科学,1985(5):98-99.
6
房学嘉.
试论客家人之根[J]
.嘉应大学学报,1995,13(2):143-150.
被引量:3
7
崔振俭,戴吉强.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兼谈客家形成过程中的“固始符号”[J]
.闽台文化研究,2009(4):64-68.
8
杨严争,王宗磊.
唐代内地移民对西域社会及文化的积极影响[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B):177-179.
被引量:3
9
练春招.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分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69-75.
被引量:1
10
宫哲兵.
瑶族千家峒故地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4):84-89.
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