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字隐现问题
被引量:
2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在一篇文章中见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有一个美国学生在作文中曾经写过这样一个句子:‘我家有我爸爸、我妈妈和我狗。’"从英语语法的角度看,可以说my father,my motherand my dog,然而就汉语语法而言,"我狗"的说法就不对了。我们找来一些相关的例子:
作者
崔希亮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学院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9-184,共6页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领属关系
语义重心
北京市
留学生
语义关系
汉语教学
例子
校长
向心结构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9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219
1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4
2
冯胜利.
“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25-31.
被引量:71
3
崔希亮.
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46-54.
被引量:73
4
常乐.
“得脑”的本字及其他[J]
.语文研究,2000(3).
被引量:1
5
蒋冀骋.
结构助词“底”来源之辨察[J]
.汉语学报,2005(1):3-8.
被引量:14
6
沈家煊.
句式和配价[J]
.中国语文,2000(4):291-297.
被引量:222
7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8
8
徐杰.
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99,1(1):16-29.
被引量:210
9
张伯江.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
.中国语文,1999(3):175-184.
被引量:439
10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中国语文,1998(2):93-102.
被引量:115
引证文献
29
1
曾小武,杨征.
也说PP与N的语义关系[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76-78.
被引量:2
2
刘永生.
从句子层面看领属性“N_1/P+的+N_2”结构中“的”字的隐现[J]
.修辞学习,2004(6):51-52.
被引量:10
3
杨宁.
外国学习者语法错误分析与外向型汉外词典的编纂[J]
.辞书研究,2006(3):109-114.
被引量:1
4
徐阳春.
也谈人称代词做定语时“的”字的隐现[J]
.中国语文,2008(1):21-27.
被引量:35
5
彭吉军.
试析安陆话里“P的N”中“的”的强制性[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81-84.
6
刘凯.
《华阳国志》的人称代词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30-37.
被引量:2
7
徐阳春.
板块、凸显与“的”字的隐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76-82.
被引量:22
8
龚艳萍.
定中结构PP_(复数)+N_(处所)在全知视角中的翻译认知[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4):42-45.
9
朱军,卢芸蓉.
语体与语法关系:制约与变量[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1(4):42-48.
被引量:4
10
崔希亮.
说汉语教师的学术自觉[J]
.世界汉语教学,2013,27(4):523-536.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房旭.
近十多年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评[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104-116.
2
张莹.
“什么”感叹句的“意外”本质及否定倾向——兼论“语用否定”的层级类型与制约因素[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33-155.
3
孙佳莹,陈振宇.
“同盟”范畴研究成果与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63-84.
被引量:2
4
吴越.
吴语瑞安话“有”的功能及其反映的方言类型特点[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80-295.
被引量:1
5
王良存.
“中文+职业技能”教师复合型能力框架构建[J]
.丝绸之路,2024(1):151-159.
6
张丹,任晓霏.
新旧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对比及对教师培养的启示[J]
.汉字文化,2023(7):94-97.
7
张磊.
山东无棣方言的定语标记“那[·nə]”[J]
.方言,2021(1):73-81.
被引量:1
8
张爱玲.
“PRs+PN人”结构的语用功能探析[J]
.修辞学习,2008(1):55-57.
被引量:2
9
张秀松,张爱玲.
人称代词反先用结构“PRs+PN_人”探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5):131-136.
10
赵越.
“N_1的N_2”比喻结构中“的”的隐现[J]
.汉语学习,2009(4):61-66.
被引量:3
1
张月.
介词“从”的位移义研究概述[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5(3):77-78.
2
范立珂,陈忠.
“就”与“了”的隐现问题“:衔接”义和“完成”义的“一致性”[J]
.社科纵横,2009,24(9):92-94.
被引量:2
3
宋晨晨.
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的隐现问题[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65-65.
4
王帅.
双宾语结构中对于数量短语隐现问题的讨论[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10):80-81.
5
阎石头.
论日语主语的隐现与判定——兼与英语比较[J]
.外语研究,2008,25(4):41-45.
6
周月.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中“我”的隐现问题[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1):134-135.
7
任永军.
论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以《醒世姻缘传》为例[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2):69-74.
被引量:4
8
王巍.
论语气词“了”隐现的条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5):149-152.
被引量:3
9
王巍.
语气词“了_2”的隐现与语法转喻[J]
.汉语学习,2015(6):71-77.
10
刘亚辉.
《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之”字隐现问题对比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1):138-143.
被引量:1
世界汉语教学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