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都铎王朝与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都铎时代,英国的国家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与中世纪国家的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国家观念、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变化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国家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和变革时代国家法律、经济、社会控制职能的多元特征。
作者
王建娥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9-56,共8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世纪
国家机构
英国
枢密院
历史连续性
国家职能
多元特征
国家观念
国会
威尔士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34
1
刘城.
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J]
.历史研究,1998(1):96-110.
被引量:16
2
钱乘旦.
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J]
.历史研究,1991(5):175-189.
被引量:24
3
叶娟丽.
英国王权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发展[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49(3):84-88.
被引量:2
4
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107页.
5
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第106页.
6
S. T. Bindoff: Tudor England. Penguin Book 1985. p. 100.
7
G. R. Elton: The Tudor constitution. Cambridge, 1960, pp. 353--358.
8
G. R. Elton: The Tudor constitution. Cambridge, 1960, pp. 358.
9
Boyd D. Shafer: Nationalism.. its nature and interpreters. New York , 1959, p. 20.
10
G. R. Elton: The Tudor Revolution in Government.Combridge, 1960.
引证文献
3
1
李自更.
亨利八世对教会地产的剥夺及其历史意义[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59-61.
被引量:2
2
王建娥.
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以欧洲国家经验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2):22-29.
被引量:56
3
潘荣成.
都铎王朝变革对英国民族国家确立的影响[J]
.贵州社会科学,2014(12):85-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王宗礼.
论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4):6-10.
被引量:13
2
张金岭.
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基于欧洲的讨论[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13-19.
被引量:1
3
朱海玲.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必要社会历史条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3):215-216.
4
韩献栋.
民族、民族国家的构建与中亚国际体系的变迁[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1(2):29-35.
被引量:3
5
陈茂荣.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
.青海民族研究,2011,22(4):36-43.
被引量:14
6
陈毅.
现代国家的理论变迁与国家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5):39-44.
被引量:1
7
苏瑛.
一部解读利比亚历史的著作——评《利比亚史》[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152-155.
8
于春洋.
外观与内核:论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建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11-15.
被引量:23
9
李捷.
南苏丹现状研究: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视角[J]
.亚非纵横,2013(4):8-14.
被引量:4
10
饶志华,于春洋.
论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23-28.
被引量:4
1
许纪霖.
危机的反思[J]
.上海采风,2003(7):32-37.
2
高震东.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一场震撼中国人的演讲[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08,0(Z2):20-24.
3
刘辉泉,芮彭年(推荐).
老照片 新体悟[J]
.上海教育,2008(15):99-101.
4
蒋敏,胡永.
打破语文教学常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2):149-150.
5
张杰,孙盛杰.
国防教育 德育为本[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0):133-134.
6
吴建彪.
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政课教改中的贯穿与践行[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31(3):52-54.
被引量:2
7
张东波.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122-122.
被引量:1
8
朱振玉.
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政课教改中的贯穿与践行[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7):56-57.
9
孙玉富.
我是共和国的公民——《小学品德课程中法制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教学案例[J]
.考试周刊,2010(40):233-234.
10
邢涛.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分析[J]
.学理论,2015(24):178-179.
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