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秦器三论——益门春秋墓几个问题浅谈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宝鸡益门2号春秋墓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金器、玉器,很引人注目,数量可观的铁器亦至为重要。此墓在已发现的秦墓中属于小型墓,但出土了这样多的珍品,值得研究。这里只就金器、铁器及短剑,谈一些初步的以识。一、先秦金器发展状况管窥益门2号墓出土的文物中,纯金器、金与铁、铜等复合器共104件组,几乎占全部文物的一半,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作者
张天恩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20-27,共8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中原地区
春秋时期
金器
出土
考古发现
宝鸡益门
战国晚期
黄金
铁器
装饰品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3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25
参考文献
1
1
肖琦.
陇县出土的匈奴文物[J]
.文博,1991(5):79-8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金东一,杨建华.
玉皇庙文化中的两种虎牌饰[J]
.边疆考古研究,2020(2):147-157.
2
张天恩.
再论秦式短剑[J]
.考古,1995(9):841-853.
被引量:18
3
孙秉君,宋远茹,张昀.
西安北郊一号工程Ⅲ区13号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02(1):13-15.
被引量:9
4
宋远茹.
鄂尔多斯周边及中原地区的汉代匈奴文化分析[J]
.考古与文物,2001(6):75-80.
被引量:4
5
杨建华.
中国北方东周时期两种文化遗存辨析——兼论戎狄与胡的关系[J]
.考古学报,2009(2):155-184.
被引量:50
6
单月英.
东周秦代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兼论戎、狄、胡与华夏之间的互动[J]
.考古学报,2015(3):303-344.
被引量:24
7
井中伟,李连娣.
中国北方系青铜“花格”剑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13(1):163-179.
被引量:4
8
裴建陇.
试论出土秦式短剑[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3):22-35.
被引量:1
9
郑红莉,孙周勇.
周原秦汉墓葬葬俗与特征研究[J]
.文博,2014(4):19-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83
1
李京华.
汉代大铁官管理职官的再研究[J]
.中原文物,2000(4):27-32.
被引量:7
2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
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J]
.文博,2007(5):38-43.
被引量:43
3
陈永志,李强,刘刚.
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9-16.
被引量:35
4
曹建恩.
内蒙古中南部商周考古研究的新进展[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16-26.
被引量:37
5
张晓娟.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物账》、《志文》碑题名小考[J]
.文博,2006(2):60-64.
被引量:2
6
马健.
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J]
.西域研究,2009(3):50-64.
被引量:34
7
郑建明.
天下有才 唯秦用之——略论秦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J]
.宜春学院学报,2001,23(1):61-63.
被引量:2
8
何堂坤,靳枫毅,王继红.
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山戎青铜合金技术初步研究[J]
.北方文物,2002(2):16-21.
被引量:5
9
李学勤.
小盂鼎与西周制度[J]
.历史研究,1987(5):20-29.
被引量:42
10
杨守国,祁悦章.
宁夏彭阳县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J]
.考古,1999(12):28-37.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28
1
魏文斌,朱思奇.
陕甘宁地区宋至清冶铸宗教遗物所见“金火匠人”初步研究[J]
.敦煌学辑刊,2022(3):98-118.
被引量:1
2
宋治民.
三叉格铜柄铁剑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考古,1997(12):50-58.
被引量:19
3
景宏伟,王保平,赵利侠.
陕西凤翔县上郭店村出土的春秋时期文物[J]
.考古与文物,2005(1):3-6.
被引量:14
4
黄翠梅,李建纬.
金玉同盟——东周金器和玉器之装饰风格与角色演变[J]
.中原文物,2007(1):42-58.
被引量:12
5
张天恩.
初识古蜀王国的金箔工艺[J]
.考古与文物,2007(5):53-56.
被引量:4
6
陈建立,杨军昌,孙秉君,潘岩.
梁带村遗址M27出土铜铁复合器的制作技术[J]
.中国科学(E辑),2009,39(9):1574-1581.
被引量:16
7
高西省.
鎏金工艺研究——从洛阳发现的战国鎏金铜器谈起[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23-26.
被引量:3
8
高西省.
战国时期鎏金器及其相关问题初论[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4):42-55.
被引量:13
9
陈建立,毛瑞林,王辉,陈洪海,谢焱,钱耀鹏.
甘肃临潭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铁器与中国冶铁技术起源[J]
.文物,2012(8):45-53.
被引量:52
10
邸楠.
关中地区秦墓出土铁器初步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6):146-15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5
1
丁岩.
青铜器视野下的陕西地域文化变迁与交融[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1):88-96.
2
肖奕昕.
框架与探索——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1):393-399.
3
苗凌毅,贺康特.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鸟盖铜瓠壶新考[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2(1):100-105.
4
周贤婧,李娜娜,李慧奉,刘丹,张东.
甘肃省博物馆藏先秦云纹金饰片的成分分析与工艺研究[J]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4):81-89.
5
宣柳,刘逸鑫,徐熠,王一凡.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融合:百年来“殷遗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三代考古,2023(1):399-434.
6
刘思源.
东西之争:文献与考古视野下的赢秦族源探索[J]
.三代考古,2021(1):701-720.
被引量:1
7
李连娣,井中伟.
中国北方系青铜短剑研究[J]
.三代考古,2018,0(1):188-220.
8
祁普实.
对一件首博馆藏带钩的年代考证及铭文内涵探讨[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1):145-151.
9
赵凌飞.
20世纪70年代以来唐代丝织品考古发掘及研究述评[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1(1):429-445.
10
肖健一,乔美美.
西耳村、尹王村秦墓中所见的西戎文化因素[J]
.秦汉研究,2020(1):118-122.
1
李学勤.
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J]
.文物,1993(10):15-19.
被引量:8
2
陈平.
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J]
.考古,1995(4):361-375.
被引量:19
3
一九四九年上海天原、天利两厂《护厂日记》[J]
.档案春秋,1999,0(3):10-14.
4
白崇斌,范宾宾.
宝鸡益门出土玉器分析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7(4):34-38.
被引量:3
5
白崇斌,Gioij F Guidi,范宾宾.
益门二号墓出土红色粉末的化学与矿物学性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3):52-54.
被引量:8
6
白崇斌,Guidi G F,田仁孝.
宝鸡益门出土金柄铁剑镶嵌宝石的化学与矿物学特性[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15(1):46-51.
被引量:1
7
白崇斌.
宝鸡市益门村M2出土春秋铁剑残块分析鉴定报告[J]
.文物,1994(9):82-85.
被引量:6
8
毛晓沪.
中南海用瓷制作始末与辩识[J]
.收藏家,1998,0(4):24-29.
9
陈明远,金岷彬(B.Jinmin).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之二[J]
.社会科学论坛,2012(9):20-35.
被引量:7
10
杨燕.
毛主席专用瓷生产始末[J]
.文史月刊,2005(3):13-18.
被引量:1
文物
199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