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张谊生0.前言0.1副词的语法意义同该副词所出现的句法环境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研究副词--尤其是一些义项纷繁、用法灵活的常用副词,就应当尽可能详尽地描写该剧词的分布,包括该副词的不同义项所依赖的各种句式和经常与之配合、呼...
作者
张谊生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5,共6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
现代汉语副词
句式
“才”
骆驼祥子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法语义分析
动词短语
搭配关系
词语
毛泽东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9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229
1
陈禹.
句末“不就X了”构式的形义表现与反意外功能——兼论反意外与意外、解-反预期以及反问之关联[J]
.世界汉语教学,2021(1):56-69.
被引量:18
2
祝东平,刘富华.
副词“才”主观量表达的语义基础[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139-143.
被引量:5
3
岳中奇.
“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J]
.语文研究,2000(3):19-27.
被引量:17
4
王芳.
“嘛”的语气意义说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90-91.
被引量:4
5
陈忠,范晓.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3):71-73.
被引量:9
6
易正中.
副词“才”的基本义与义项划分[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6):67-70.
被引量:4
7
尹洪波.
否定词与范围副词共现的语义分析[J]
.汉语学报,2011(1):80-85.
被引量:12
8
杨云.
不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心理动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9(1):71-74.
被引量:16
9
沈庶英.
谈约量时间词[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41-45.
被引量:21
10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5
引证文献
32
1
岳中奇.
“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J]
.语文研究,2000(3):19-27.
被引量:17
2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3):45-50.
被引量:18
3
易正中,侯颖.
副词“才”的认知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3(2):30-35.
4
陈荣杰.
副词“就”和“才”之比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136-138.
5
肖奚强,钱如玉.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3):55-62.
被引量:9
6
吕海燕.
“才”的反驳语气用法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121-122.
被引量:3
7
徐以中,杨亦鸣.
“就”与“才”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J]
.语言研究,2010,30(1):51-59.
被引量:16
8
陈访泽,吴卫平.
日语助词‘こそ'和汉语副词“才”的对比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43-48.
被引量:1
9
李雪.
浅议汉韩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10):143-148.
10
黄培培.
现代汉语“才怪”的多角度考察[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3-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张明辉,闫语萌.
现代汉语隐性否定研究综述[J]
.昭通学院学报,2024,46(1):74-81.
被引量:1
2
徐晓娴,庄初升.
泉州话副词“[tsia■■]”的来源及相关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364-381.
3
侯欣岚.
“就”与“才”的等价情况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9):20-22.
4
朱林娜.
“就”表主观量的历时演变及认知解释[J]
.青年文学家,2019,0(20):180-181.
5
易正中,侯颖.
副词“才”的认知分析[J]
.南开语言学刊,2013(2):30-35.
6
陈荣杰.
副词“就”和“才”之比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136-138.
7
胡建刚.
主观量度和“才”“都”“了2”的句法匹配模式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72-81.
被引量:19
8
秦庆磊,谢晓慧.
浅析超前夸张句式“才A就B”[J]
.湘潮,2007(07X):47-49.
9
郎晓秋.
对“保持”义副词的语义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6):43-45.
被引量:1
10
段泗英.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J]
.保山师专学报,2008,27(4):66-69.
被引量:3
1
王娇.
“在V着”结构的语法语义分析[J]
.科教导刊,2011(11):186-187.
2
闫丽霞.
“帮”、“帮助”语法语义分析[J]
.大家,2010(22):121-123.
3
张申艳.
对《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文的赏析[J]
.才智,2013(36):205-205.
4
张申艳.
《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本浅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17-17.
被引量:1
5
宗守云.
话语研究的新篇章——评《汉语话语研究新探》[J]
.湖南社会科学,2004(3):199-200.
6
赵国军.
试说超句句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4):118-122.
被引量:1
7
陈信春.
“得”后主谓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6):124-127.
被引量:1
8
李治华.
评介《骆驼祥子》的两个法译本[J]
.中国翻译,1984(4):40-42.
被引量:3
9
徐时云.
汉语句内零形下指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7):28-29.
10
茹鑫.
基于平行语料库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以《骆驼祥子》节选“小”字英译为例[J]
.海外英语,2015(22):146-148.
被引量:1
汉语学习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