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程研制方法论引论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课程研制方法论是指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它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研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课程研制模式及具体方法。课程研制方法论是课程理论完善、成熟、体系化的重要标志,是独立形态课程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同时它还规范着课程实践的逻辑起点、具体内容的选择等,是课程实践的指南针。因而,探讨课程研制方法论,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的深化,还是对课程实践的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郝德永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Education Science
关键词
课程研制
方法论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课程实践
指导思想
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原则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54
1
靳玉乐,师雪琴.
课程论学科发展的方向[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3-7.
被引量:23
2
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7):9-14.
被引量:19
3
黄甫全.
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12):2-7.
被引量:14
4
庄西真.
“接轨”还是“拿来”:教育学本土化的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1):3-8.
被引量:13
5
杨小微,吴黛舒.
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1-5.
被引量:18
6
范兆雄.
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7):27-32.
被引量:4
7
黄清,靳玉乐.
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7):33-36.
被引量:3
8
靳玉乐,陈妙娥.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
.教育研究,2003,24(3):67-71.
被引量:74
9
靳玉乐,李殿森.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J]
.教育学报,2005,1(3):8-18.
被引量:18
10
李小红.
论教师的课程创生[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88-92.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9
1
李森,王宝玺.
地方课程政策的本质及意义[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0):12-16.
被引量:3
2
蔡满园.
新课程标准下高师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3):79-80.
3
靳玉乐,罗生全.
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3-15.
被引量:40
4
柴江.
二十年来我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2013(3):20-24.
被引量:5
5
周新桥.
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对策[J]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9):28-29.
被引量:1
6
宋秀艳.
我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2008~2012年[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2):21-23.
7
李庆明.
走向分权的课程决策[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1-5.
被引量:9
8
邬烈炎.
整合与优化——学分制机制中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实验[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3(2):64-69.
被引量:4
9
李颖.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学校课程体系[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4(2):26-3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罗晓杰.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课程决策权问题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25-28.
被引量:11
2
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8):43-48.
被引量:5
3
苏娟.
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73-674.
被引量:9
4
王鉴,安富海,黄维海.
略论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推广、执行与建设问题[J]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2):11-15.
被引量:3
5
苏娟.
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发的教学实验[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80-84.
被引量:15
6
党玮玺,杨彩虹,张学忠.
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力[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99-101.
被引量:2
7
王鉴,安富海.
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6):71-76.
被引量:18
8
郭霞.
高中选修课比较研究——中美高中选修课课程管理结构比较及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2009(1):22-24.
被引量:1
9
张雅敏.
信息技术在旅游教学课堂上的运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70-71.
被引量:1
10
张学忠,杨旭东,王俊,党玮玺.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78-81.
被引量:10
1
覃正辉.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J]
.课外阅读(中),2011(3):114-116.
2
“国培计划”中教师实线性课程不少于50%[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13(5):4-4.
3
刘晨锐.
澳大利亚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7):46-47.
4
冯建军.
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4):1-4.
被引量:3
5
欧阳君,宋凌云.
关于基础教育哲学思考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7):13-14.
6
邵东生.
积极探索,扎实推进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9):5-8.
被引量:1
7
王应红.
构建网络课程的观念和原则[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7):4-6.
被引量:3
8
吴卫国,郑再生.
教育管理研究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6):92-93.
9
宋孝忠,曹杰.
孔子学习思想探微[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66-68.
被引量:1
10
李华红.
论生物课堂中的导入原则及方法[J]
.考试周刊,2015,0(87):161-161.
教育科学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