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阴阳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阴阳观念的起源与发展高兵阴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观念之一,它起源于氏族社会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物象的观察。西周春秋时期,形成了具有自然哲学性质的阴阳二气说,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阴阳学说沿着朴素辩证法的阴阳观念和宗法伦理化的阴阳观念两条线索发展,形成了二...
作者
高兵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26-30,共5页
GuanZi Journal
关键词
阴阳观念
阴阳学说
宗法关系
对立统一
宗法伦理
生殖崇拜
战国秦汉时期
阴阳说
朴素辩证法
天人感应
分类号
B2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26
1
屈泽幸,熊柯越,周永斌,李晓莹.
疫情影响以及后疫情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策略与建议[J]
.财富时代,2020(2):202-202.
被引量:1
2
楼宇烈.
易卦爻象原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1):21-31.
被引量:8
3
王仁湘.
关于史前中国一个认知体系的猜想─—彩陶解读之一[J]
.华夏考古,1999(4):32-57.
被引量:12
4
张政烺.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
.考古学报,1980(4):403-415.
被引量:129
5
张亚初,刘雨.
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81(2):155-163.
被引量:51
6
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76(3):187-196.
被引量:31
7
汪宁生.
八卦起源[J]
.考古,1976(4):242-245.
被引量:26
8
杨超.
先秦阴阳五行说[J]
.文史哲,1956(3):49-56.
被引量:2
9
容观敻.
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萨满教信仰[J]
.民族研究,1993(1):38-40.
被引量:14
10
蒋书庆.
起飞的太阳鸟——半坡鱼鸟纹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9(3):98-10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谭明冉.
数字卦和《周易》关系再探——以《左传》“龟,象也;筮,数也”为视角[J]
.周易研究,2022(5):82-91.
被引量:2
2
王军.
《管子》乐论的基础[J]
.管子学刊,2001(3):11-16.
被引量:2
3
翁君怡.
从日本人鱼形象的演变看中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3-87.
被引量:3
4
温泉,黎晖,田瑞敏,雷航.
细胞之阴阳理论[J]
.中医杂志,2014,55(13):1081-1085.
被引量:16
5
朱丽丽,徐凤.
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与日本阴阳寮之浅谈[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145-146.
被引量:3
6
朱丽丽,徐凤.
中日古代阴阳文化比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4):160-162.
7
逄蓬,陈孝银.
阴阳与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关系浅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3):215-217.
被引量:4
8
朱郁文.
基于场域理论和性别视角下的“阴阳观”之考察[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6):38-42.
9
熊柯越,李宇曦,屈泽幸,向未名.
阴阳学说对业财融合理念的影响研究——基于新冠疫情影响的企业转型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91-93.
10
王仁湘.
正反相生:史前阴阳互生图像例说[J]
.中原文物,2020(5):84-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柴天川,刘丽芬.
相互学说[J]
.医学信息,2017,30(6):169-171.
2
卢乃鑫,董蕾.
“和”之精神在《管子》乐论中的具体体现[J]
.管子学刊,2009(2):27-29.
被引量:2
3
高岚.
肾单位的阴阳观[J]
.山西中医,2015,31(11):1-2.
被引量:2
4
雷航,温泉,田瑞敏,黄慧娜,许沁,刘霞,黎晖.
细胞之精[J]
.新中医,2016,48(10):11-13.
被引量:4
5
张曈.
从人鱼形象的变迁看西方对日本的影响[J]
.现代交际,2016(22):108-109.
6
秦瑞英.
东西方文学作品人鱼意象的梳理及成因分析[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4):59-64.
7
刘锋,史兵,郭振东,古丽给娜.赛买提,帕尔哈提.买买提.
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之哲学基础[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8):120-125.
被引量:9
8
张艳辉,刘永琦,骆亚莉,王磊,许小敏,冯彩琴.
从阴阳平衡角度探讨炎性信号通路失衡对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2):2967-2969.
被引量:3
9
吴辻.
论《红蜡烛和人鱼》中的二元对立与消解[J]
.科教文汇,2018,0(10):165-167.
10
徐凤,王永超.
中日阴阳文化比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35-44.
1
王爱敏.
孟子仁说述论[J]
.理论学刊,2001(1):32-32.
2
姜澄清.
《易》的思维范式与东方审美思维[J]
.贵州文史丛刊,1994(3):1-7.
被引量:2
3
白春霞.
战国秦汉时期的龙信仰研究[J]
.管子学刊,2012(3):102-105.
4
雷喜斌.
朱熹理学心性观与太极阴阳说之关系探微[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3):70-73.
被引量:3
5
韩德民.
论儒学的“哲学的突破”[J]
.孔子研究,1994(3):40-48.
被引量:1
6
温钦虎.
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29-32.
被引量:3
7
周国黎.
宗教与儒家文化的本质区别[J]
.世界宗教研究,1996(3):42-47.
被引量:2
8
王克奇.
孔子政治伦理学刍议[J]
.孔子研究,1993(1):42-47.
9
张莉.
幸福——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着眼点[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4(11):7-9.
被引量:9
10
高燕,李兆良.
积极心理学研究视域及其当代意义[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6):77-80.
被引量:4
管子学刊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