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沙新发现春秋晚期的钢剑和铁器
被引量:
2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75年5月以来,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配合车站建设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古墓葬七百余座、古遗址两处,出土文物七千五百余件,其中有的是我省和我国首次发现的珍品。特别是春秋晚期的长杨六十五号墓出土的钢剑和春秋战国之际的长窑十五号墓出土的铁鼎,引起了文物考古界和科技界的重视。现将这两座墓葬的清理情况和中南矿冶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对出土铁器的金相检验简介如下:
机构地区
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
出处
《文物》
1978年第10期44-48,共5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建设工程
出土文物
出土器物
晚期
首次发现
金相组织
文物考古
长沙窑
铁器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2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432
1
盛伟,胡铁兰(执笔/绘图),翁冬胜,贾英杰,郭伟民.
湖南岳阳罗城遗址2015年度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2021(2):18-29.
被引量:2
2
盛伟.
试论罗城遗址的年代和性质[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0(1):182-188.
被引量:2
3
王上海,李育远,严振洪.
江西莲花桐鼓堆东周木椁墓考古发掘简报[J]
.东方博物,2019(4):30-39.
被引量:4
4
李学勤.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4-12.
被引量:105
5
李零.
论■公盨发现的意义[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35-45.
被引量:45
6
种建荣,张敏,雷兴山.
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J]
.文博,2007(5):38-43.
被引量:43
7
路迪民.
扶风汉代钢剑的科技分析[J]
.考古与文物,1999(3):89-92.
被引量:4
8
俞凉亘.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J]
.文物,1999(3):4-18.
被引量:35
9
谷建祥,林留根,王奇志.
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J]
.文物,2000(9):42-54.
被引量:20
10
崔大庸,任相宏.
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J]
.考古,1998(9):11-25.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26
1
曾宇,杨硕.
战国秦汉时期铁足铜鼎研究[J]
.形象史学,2022(3):50-66.
被引量:1
2
金家广.
我国古藉中早期用铁史料之辨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2):168-175.
3
柯俊,吴坤仪,韩汝玢,苗长兴.
河南古代一批铁器的初步研究[J]
.中原文物,1993(1):99-107.
被引量:13
4
刘建国.
春秋刻纹铜器初论[J]
.东南文化,1988(5):83-90.
被引量:12
5
肖梦龙.
论吴楚文化的交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84-89.
被引量:2
6
李龙章.
两广地区米字纹陶类型遗存和广州汉墓的年代[J]
.考古,2006(4):69-80.
被引量:12
7
岳红琴.
《禹贡》成书时代考[J]
.图书与情报,2006(5):142-148.
被引量:3
8
邹后曦,白九江.
三峡地区东周至六朝铁器的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
.江汉考古,2008(3):55-66.
被引量:9
9
朱华东.
南阳春秋彭射墓出土青铜兵器初探[J]
.中原文物,2012(3):68-74.
被引量:2
10
田伟.
试论两周时期的青铜剑[J]
.考古学报,2013(4):431-468.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谢锐.
21世纪以来我国先秦铁器研究方向的变化[J]
.东方收藏,2023(7):92-94.
2
陈再良,吕东显,曹明宇,付海峰.
金属热处理残余应力与开裂失效关系的探讨[J]
.金属热处理,2007,32(z1):40-44.
被引量:29
3
唐电,陈再良,吕东显.
火的利用与原始的材料热处理[J]
.金属热处理,2006,31(z1):26-28.
被引量:3
4
孟传鲜.
中国桥梁起源探微[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1):10-14.
被引量:1
5
周书灿.
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27-34.
被引量:4
6
王厚宇.
试谈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J]
.考古,1991(8):737-743.
被引量:2
7
苗长兴,吴坤仪,李京华.
从铁器鉴定论河南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J]
.中原文物,1993(4):91-100.
被引量:13
8
刘建国,刘兴.
丹徒下湖战国遗址——兼论后吴文化的两个问题[J]
.东南文化,1992(6):129-137.
被引量:1
9
龚剑,李永开.
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J]
.中国藏学,2013,0(S1):54-64.
被引量:2
10
陈力.
《居延新简》相利善刀剑诸简选释[J]
.考古与文物,2002(6):70-73.
被引量:9
1
甘肃临潭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铁器[J]
.文物,2012(8).
2
李京华.
河南镇平出土的汉代窖藏铁范和铁器[J]
.考古,1982(3):243-251.
被引量:5
3
卢燕玲.
深圳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的保护[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1):73-76.
被引量:3
4
张晓梅,王纪洁,原思训.
燕国明刀币的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的分析[J]
.考古,2005(9):82-86.
被引量:3
5
丘亮辉.
关于“河三”遗址的铁器分析[J]
.中原文物,1980(4):33-42.
被引量:2
6
陈建立,韩汝玢.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J]
.文物,1999(7):84-91.
被引量:17
7
武振华.
青藏铁路车站、隧道、桥梁等名称的命名应尽早着手[J]
.中国地名,2003(2):42-44.
8
华泉.
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J]
.史学集刊,1985(3):72-78.
被引量:10
9
石楠.
《中外旧约章汇编》补正两则[J]
.近代史研究,1986(2):268-273.
被引量:2
10
韩汝玢.
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J]
.文物,1998(2):87-96.
被引量:38
文物
197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