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4-56,共3页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51
-
1李爽,魏志慧.技术促进下的课程设计与学习评价——访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罗宾·梅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4-8. 被引量:15
-
2董成波.关于“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6(1):60-61. 被引量:24
-
3陈凌志.跨世纪的人才素质和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1994,16(S1):67-69. 被引量:2
-
4易宇.析大学ESP教学大纲的设计程序[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13-115. 被引量:1
-
5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25-27. 被引量:342
-
6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28-30. 被引量:82
-
7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被引量:479
-
8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0):20-24. 被引量:89
-
9许芳梅.上海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101-103. 被引量:102
-
10张爱玲.高职教育应加强专业英语教学[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3):58-6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11
-
1张霞.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纲设计程序及教学法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2):271-272. 被引量:2
-
2陈兰英.从需求分析看ESP教师现状和发展方向[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S1):103-106. 被引量:2
-
3孟翔珍.ELT中的ESP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64-66. 被引量:10
-
4邹霞,钱小龙.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80-83. 被引量:6
-
5刘建国.通用技术课教学“实践课时”教学方式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101-103. 被引量:2
-
6刘建国,李婷,徐菲菲.网络环境下“新三论”对通用技术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影响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115-119.
-
7陶瑞.大学英语后续教学需求分析与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3):77-80. 被引量:5
-
8黎健.涉外星级饭店员工EHP需求分析调查研究——以武汉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1,24(4):86-89. 被引量:1
-
9李广伟,杨琳.有效服务于岗位的EGP和ESP相结合的研究[J].赤子,2012(6):68-68. 被引量:1
-
10刘继锋.ESP理论下的高职英语新型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119-1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0
-
1田宏标.论大学英语课堂展示教学法的妙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58-159. 被引量:2
-
2吴涤.基于ESP需求分析的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现状调查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
-
3胡金.对工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2):130-131.
-
4王静.从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探讨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45-148. 被引量:3
-
5吴志敏,代玲莉.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34-35. 被引量:9
-
6彭薇.ESP教学理念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6):55-58. 被引量:37
-
7张琳琳.澳大利亚商科课程设计在中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应用——以市场营销英语课程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0,21(2):124-126. 被引量:2
-
8刘建国,李婷,徐菲菲.网络环境下“新三论”对通用技术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影响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115-119.
-
9程云,王锋,刘清堂,郑忠梅,徐小双,黄克斌.地方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61-65. 被引量:8
-
10冯思静,刘宝勇,徐颖,王路燕,魏芳.理工科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27-27. 被引量:6
-
1张建军.如何在英语课程设置中做需要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18-120.
-
2陈芳,郭鹏.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内涵和框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4):163-166. 被引量:10
-
3栾澜.从认知角度分析旅游英语中语境的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4):96-97.
-
4叶薇.ESP的需要分析模型[J].科技资讯,2008,6(14). 被引量:1
-
5罗光飞.商务英语需求模型研究[J].山西青年,2016(7).
-
6谈维丽.浅议英语教学中民族精神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4(10):110-111.
-
7李海芳.从需要分析来看构建高职高专ESP教学体系的必要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2):91-93. 被引量:2
-
8肖飞,李秀斌.申论写作知识(三)——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J].新长征(党建版),2008,0(11):58-59. 被引量:1
-
9张满胜.学英语,细节决定成败[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4(10):16-17.
-
10李文梅.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及其原则[J].煤炭高等教育,2001,19(4):62-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