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
被引量: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李锐谈现代汉语不能离开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其实,更应该说是:谈中国现代史不能离开现代汉语。这不是一句文字游戏。这是我所选择的看待历史,看待中国,看待中国人的方法。因为在我看来,历史的一切痕迹,过去的,现在的,甚至...
作者
李锐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34,共14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言自觉
文化大革命
文化运动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文学革命
汉语写作
白话文
文体
分类号
I045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20
1
李锐.
幻灭之痛[J]
.南方文坛,2007(3):46-47.
被引量:3
2
李陀,阎连科.
《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
.南方文坛,2004(2):20-28.
被引量:63
3
南帆.
饶舌与缄默:生活在自身之外[J]
.当代作家评论,2001(4):115-120.
被引量:7
4
郜元宝.
母语的陷落[J]
.书屋,2002(4):4-11.
被引量:16
5
D.佛克马,范智红.
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J]
.文学评论,1999(6):144-149.
被引量:78
6
希利斯.米勒,郭英剑.
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
.当代外国文学,1998,19(1):154-161.
被引量:41
7
不要忘了他们[J]
.南方金融,1986(5):46-46.
被引量:1
8
周政保.
白马就是白马……——关于小说家李锐[J]
.当代作家评论,1998(3):4-12.
被引量:5
9
王力.
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的问题[J]
.文学评论,1959(3):1-12.
被引量:30
10
王春林.
苍凉的生命诗篇——评李锐长篇小说《无风之树》[J]
.小说评论,1996(1):54-6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9
1
邵燕君.
“以自己的生命之灯照亮形式的大门”——《万里无云》的形式实践[J]
.南方文坛,2007(3):49-54.
被引量:1
2
李锐,邵燕君.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李锐访谈[J]
.上海文学,2011(10):91-97.
被引量:5
3
付娟.
双向煎熬的神话传奇——评李锐《银城故事》[J]
.社会科学家,2007,22(S2):229-230.
4
李勇.
后殖民语境中汉语写作的可能性及其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1999(1):132-139.
被引量:1
5
高小弘,翟永明.
穿透生命表象的价值追问与诗意传达——评李锐的《无风之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84-89.
被引量:1
6
高小弘,翟永明.
立足“本土”的书写——李锐小说创作简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91-96.
被引量:1
7
翟永明.
神圣光环下的魅影——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J]
.文艺评论,2008(1):56-60.
被引量:2
8
罗庆春,王菊.
“第二母语”的诗性创造[J]
.小说评论,2008(3):57-62.
被引量:15
9
王维.
朦胧诗的语言特质[J]
.湖北社会科学,2008(8):109-112.
被引量:1
10
刘起林.
论知青作家中年时代的精神分化[J]
.文艺争鸣,2008(8):79-84.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房伟.
“反思”的逆向与“根”的再造——李锐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J]
.天津社会科学,2021(1):128-134.
被引量:4
2
唐桂馨.
阿库乌雾的诗体书写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的重构[J]
.阿来研究,2022(2):204-210.
3
陈尚真.
锡德尼对英语诗性的认识——重读《为诗辩护》[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2):312-326.
被引量:3
4
魏旭.
论新时期文学语言反常搭配的语用特征[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47.
5
王姝.
民间:自由言说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
.理论与创作,2005(5):30-34.
被引量:2
6
叶美芬.
文体的意识形态——对当代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一种研究[J]
.浙江学刊,2007(5):107-112.
被引量:2
7
汪政.
我们如何能抵达现场——何言宏文学批评的一个侧面[J]
.南方文坛,2008(1):12-16.
被引量:1
8
胡春芳.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风之树》的叙事人称特点及其意义[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3-34.
9
朱霞,宋卫红.
身份·视角·对话——浅论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52-57.
被引量:4
10
邓如冰.
世界格局下的汉语写作——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的“中国声音”为例[J]
.当代作家评论,2011(3):193-201.
被引量:3
1
李锐.
“白话”以后怎样?——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三)[J]
.上海文学,1999(2):54-56.
2
小海.
关于当代诗歌语言问题的思考[J]
.中外诗歌研究,2011(4):31-31.
3
康志宏.
“语言自觉”的呐喊——评李锐创作中的语言意识[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1-2.
4
赵树勤.
当代女性诗学的理论建构及其流变[J]
.文艺研究,2001(2):95-104.
被引量:10
5
张同吾.
诗的本体与语言自觉[J]
.南方文坛,1999(4):44-47.
6
李锐.
语言自觉的意义[J]
.天涯,1998,0(6):18-21.
被引量:2
7
南鸥.
存在的真相是一个时代最大的诗性(创作谈)[J]
.朔方,2017,0(2):80-80.
8
王光东.
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J]
.文艺争鸣,2004(1):44-48.
被引量:6
9
何言宏.
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J]
.甘肃社会科学,2003(4):91-94.
被引量:5
10
刘毓庆.
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J]
.中州学刊,2002(3):48-52.
被引量:10
当代作家评论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