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与师资培训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师研究中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思想的阐述,明确了专家———新手型教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指出了专家———新手型教师有关研究对师资培训工作的启示,以期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由新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有所帮助。
作者
吴先能
机构地区
浙江省萧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出处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3-65,共3页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专家──新手型教师
心理行为特征
师资培训
分类号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65
1
郑燕祥,祁海芹.
21世纪的教师教育新模式[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19(2):26-32.
被引量:3
2
林荔.
专家——新手比较研究对师资培训的启示[J]
.闽江学院学报,2001,22(4):53-55.
被引量:1
3
俞国良,林崇德.
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
.教育研究,1999,20(10):29-35.
被引量:69
4
俞国良.
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1999,19(2):32-39.
被引量:128
5
鲁志鲲.
教师期望的认知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36-38.
被引量:6
6
廖美玲,连榕.
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就目标定向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2,8(4):41-46.
被引量:28
7
罗晓路.
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6):741-742.
被引量:73
8
连榕,孟迎芳.
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述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4):66-68.
被引量:39
9
孟迎芳,连榕,郭春彦.
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4):70-73.
被引量:54
10
刘岩.
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1):45-48.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0
1
张凯,周弘.
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J]
.搏击(武术科学),2005,2(5):60-62.
被引量:4
2
洪冬美.
中学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应付方式的比较——兼谈新手型教师的培养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31-32.
被引量:2
3
王大芳.
专家型教师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成长途径[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7(12):94-95.
4
傅红娟.
尝试个性化培训 促进新教师成长——新教师培养个性化的探索和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8):10-12.
被引量:3
5
张婷.
免费师范生职后发展环境建设的研究[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4):207-208.
被引量:1
6
余建华.
问题解决中的专家——新手研究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J]
.师资培训研究,2001(3):33-36.
被引量:1
7
张红洋,李佳.
中学物理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比较研究——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J]
.亚太教育,2016,0(7):205-205.
被引量:2
8
汪海彬,罗茜,徐秋霞,王艳.
我国“专家—新手”教师研究现状与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5):107-114.
被引量:1
9
宋广文,都荣胜.
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及其对教师成长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26-29.
被引量:34
10
潘发达,李梅,李冰.
“教师类型”研究回眸[J]
.上海教育科研,2003(4):18-2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宋宙红,张晓洁.
小学专家型教师素质与培养初探[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2):9-12.
被引量:3
2
丁林兴.
专家型教师与教师专业意识的自我觉醒[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9):3-6.
被引量:7
3
陈丽云.
专家型教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目标[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82-84.
被引量:5
4
谢友明.
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途径[J]
.教育探索,2005(5):121-122.
被引量:24
5
谢友明.
对话与反思——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两大途径[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1):24-25.
6
任京民.
论专家型教师的自主成长[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6):111-113.
7
李德显,于立娜.
理解与把握基础教育阶段师生距离的“度”[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2):25-28.
被引量:4
8
徐学华,宋广文.
论反思性教学的条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6):42-43.
被引量:1
9
于立娜.
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师生距离的尺度[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3):12-14.
被引量:6
10
杨骞,溪海燕,张建坤.
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习惯——解读《教师每日“十问”》[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65-67.
被引量:2
1
汤子华.
教师心理健康浅议[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2):15-18.
被引量:1
2
秦朝卉.
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9):271-271.
3
吴翠娥.
新视域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探析[J]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0(3):20-21.
4
吴丰,任新红.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思考[J]
.文教资料,2008(12):219-220.
被引量:3
5
丁云.
剖析中学生心理行为特征 探求班主任工作对策[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5):43-45.
6
王辉.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诊断与评估[J]
.现代特殊教育,2008(2):35-38.
被引量:4
7
王淳.
浅谈离异家庭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8):133-134.
被引量:2
8
蔡喆.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就业教育对策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5):9-11.
9
马焕兴,卢振林.
浅谈中职校后进生心理行为特征及转化对策[J]
.北方文学(下),2010(8):109-110.
被引量:1
10
孙杨.
有关高校农民工子女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命题设定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3(23):280-280.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