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弘扬优秀传统 实现“文化自觉”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我们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千年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说的炎黄文化,就是以炎帝、黄帝为象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从我的认识来说,世界上没有一...
作者
费孝通
机构地区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第4期7-7,共1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弘扬优秀传统
中华文化
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对话
共同创造
文化多样化
优秀文化传统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19
1
乐黛云.
“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8):61-61.
被引量:8
2
刘再复,杨春时.
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J]
.南方文坛,2002(6):14-23.
被引量:58
3
李庆本.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14-21.
被引量:14
4
费孝通.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
.文艺研究,1999(1):6-9.
被引量:178
5
曹顺庆.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81
6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74
7
王兆胜.
近几年林语堂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1996(1):253-260.
被引量:11
8
季羡林.
在跨越世纪以前[J]
.文艺争鸣,1993(3):6-8.
被引量:7
9
费孝通.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
.读书,1998,0(11):4-10.
被引量:189
10
周宪.
艺术品的意义与产生阐释[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81-8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4
1
鲁彦琪.
编辑文化选择的路径构建——以文化自觉为视角[J]
.新闻传播,2021(12):70-71.
2
洪大用.
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意涵[J]
.学海,2010(2):57-59.
被引量:9
3
方光华,曹振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J]
.人文杂志,2011(1):113-116.
被引量:15
4
姜萌.
文化自觉与“世纪难题”的解决[J]
.党政干部学刊,2014(4):9-12.
5
陈荣.
幼儿园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3):114-117.
被引量:5
6
古丽排日.阿卜杜热西提.
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民族文化传承问题[J]
.亚太教育,2016,0(12):285-285.
被引量:1
7
施俊波.
试论当代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中“舞蹈人”的主体价值——以贾作光、莫德格玛、刀美兰为例[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1):68-73.
被引量:1
8
尹继林,李乃琼,陈宁.
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论“中国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5-11.
被引量:17
9
潘水萍.
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与“自信”[J]
.社会科学论坛,2020(2):14-25.
被引量:2
10
张长念,张长思.
日韩武技现代化对我国学校武术的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3):63-6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吴依,赵富学.
北京冬奥精神助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效能转化研究——以胸怀大局、自信开放精神为例[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22,37(6):62-69.
被引量:1
2
吴娜.
基于审美角度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3):97-98.
3
杨敏,郑杭生.
中国理论社会学研究:进展回顾与趋势瞻望[J]
.思想战线,2010,36(6):1-9.
被引量:13
4
姜利标.
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呐喊[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70-77.
被引量:5
5
缪军.
文化认同驱动职业认同——从文化视角谈提升民警的职业归属感[J]
.公安研究,2011(10):54-57.
被引量:3
6
谭华.
断裂与失衡:现代传媒在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困境[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8-62.
被引量:8
7
董翔薇,董驹翔.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学派的成长——郑杭生的社会运行学派及其贡献[J]
.甘肃社会科学,2012(3):6-9.
被引量:3
8
谭华.
文化自觉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3):20-23.
被引量:8
9
关桂霞.
各美其美 多元共生 和谐发展——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J]
.青海社会科学,2012(4):90-94.
被引量:3
10
曾剑峰.
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党建文化的建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2):32-35.
被引量:3
1
费孝通.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
.群言,2005(2):13-16.
被引量:116
2
王海龙.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0):255-255.
被引量:3
3
裴圣愚.
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3):87-89.
被引量:3
4
杨柳.
费孝通思想探微——谈文化自觉及对文化的作用[J]
.社科纵横,2010,25(7):145-146.
被引量:11
5
李双幼.
关于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文化的思考——从闽南文化研究说起[J]
.未来与发展,2015,36(6):111-113.
6
龚建华.
中国节日文化演变的社会学分析--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角出发[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1):226-230.
被引量:4
7
程书林,郑喜梅.
古老神奇的文物大省[J]
.文物世界,2000(3):4-7.
被引量:2
8
钟丽芳.
论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
.中国民族教育,2007(5):4-6.
被引量:15
9
李智远.
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东北古民族[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9):47-50.
10
乌恩.
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6):125-131.
被引量:7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