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要把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基础上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会议已经结束好几个月了,这次会议的基本精神是要求计划生育部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发扬成绩,克服缺点,解放问题,继续大力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又要把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基础上。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因而这就涉及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究竟应该抓什么和如何抓的问题。
作者
陶玉龙
何国权
机构地区
安徽省宿县计生委
安徽省怀远县计生委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5期20-21,共2页
Population & Economics
关键词
合情
多胎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出生率
多胎率
生育高峰期
作风问题
发扬成绩
国计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
1
陈友华.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
.人口研究,1999,23(6):21-27.
被引量:20
2
许涤新.
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J]
.人口与经济,1984(2):8-9.
被引量:1
3
周宝余,李彩霞.
试论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J]
.人口学刊,1982,4(2):31-34.
被引量:1
4
王金营.
再认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1):34-36.
被引量:9
5
乔晓春,任强.
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3):1-13.
被引量:40
6
陈友华.
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认识问题[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1):30-41.
被引量:33
7
李建新.中国人口:不能以追求减少人口数量为目标[J].人口研究,2002,4.
8
郭志刚.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人口研究,2008,32(4):1-12.
被引量:118
9
梁中堂,谭克俭,景世民.
论生育政策的调整[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9,22(4):33-36.
被引量:3
10
梁中堂.
2000年中国人口总量和妇女生育率水平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3(6):9-16.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
1
王金营,徐蕾,杨江澜,李颖,王春蕊.
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基于对河北承德、邯郸两地区实地调查的比较[J]
.人口研究,2008,32(5):58-66.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徐璨.
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经济学分析[J]
.消费导刊,2009,0(6):61-62.
被引量:3
2
陆杰华,肖周燕,薛伟玲.
2008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
.人口研究,2009,33(1):104-112.
被引量:2
3
王金营.
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考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策略选择[J]
.人口学刊,2009,31(3):9-16.
被引量:9
4
李敏,陈卫.
2008年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J]
.人口与发展,2009,15(5):35-39.
被引量:2
5
许静.
中国低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J]
.人口与发展,2010,16(1):27-37.
被引量:15
6
杜本峰.
农村独生子女生育选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基于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J]
.人口研究,2010,34(3):17-31.
被引量:7
7
王金营,王春蕊,门垚.
农村家庭生育行为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兼论差别性生育政策的适用性[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4):42-51.
被引量:1
8
杜本峰.
家庭生育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测度及经济分析——基于离散选择经济计量模型分析视角[J]
.经济经纬,2011,28(3):1-5.
被引量:3
9
唐宗力.
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143-150.
被引量:4
10
宋丽敏,王玥,柳清瑞.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生育决策模型与实证分析[J]
.人口学刊,2012,34(1):24-31.
被引量:13
1
顾航宇.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寻租行为[J]
.人口与经济,1999(6):36-37.
被引量:2
2
杨立舫.
抓紧人口控制 促进经济发展[J]
.人口与经济,1989(1):39-39.
3
沈培科.
完善区域经济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机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8):163-163.
4
大幅提高“贫困线”合情合理[J]
.四川劳动保障,2011(5):24-24.
5
比尔·威尔逊.
奥运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飞跃[J]
.海外经济评论,2008(27):11-12.
6
肖宜美.
试析苏州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
.人口与经济,1983(1):36-39.
被引量:1
7
注重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性和经常性[J]
.人口与经济,1984(4):17-18.
8
王运桂,黄克刚.
搞好人口区划 促进计划生育[J]
.人口与经济,1984(6):20-21.
9
刘炽光.
从深圳特区看影响农村生育率变化的因素及其对策[J]
.人口与经济,1984(3):32-34.
10
段培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领导人员作风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141-142.
人口与经济
198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