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垣曲古文化遗址的调查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地理位置及遗址概况垣曲县在山西省南部,属运城地区。南临黄河,北靠中条山,地处运城盆地与豫西洛阳平原之间,是联系两地的交通要道之一。故在运城地区至今亦属要冲之地,在研究洛阳平原与晋南地区古文化的面貌特征、相互交流与影响等问题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由北而南直入黄河,
作者
张岱海
徐殿魁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
出处
《考古》
1985年第10期875-884,共10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古文化遗址
标本
文化遗存
中原龙山文化
垣曲县
二期文化
庙底沟类型
运城地区
仰韶文化
口径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260
1
徐世权.
辽阳博物馆藏战国铜鼎的国别及其刻铭“枳成”新考[J]
.出土文献,2020(2):57-63.
被引量:1
2
袁广阔,秦小丽,杨贵金.
河南焦作市府城遗址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2):16-35.
被引量:15
3
付守平,韩用祥.
大悟县城关镇双河村李家湾遗址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2000(3):16-22.
被引量:9
4
杨贵金,齐文举.
关于原城的新发现及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13-14.
被引量:3
5
陈朝云.
商代聚落模式及其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景观[J]
.史学集刊,2004(3):16-22.
被引量:7
6
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J]
.考古,1999(12):16-27.
被引量:19
7
唐际根.
中商文化研究[J]
.考古学报,1999(4):393-420.
被引量:77
8
梁星彭,李兆祥,张新治.
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9(4):459-486.
被引量:51
9
王睿.
垣曲商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
.考古,1998(8):81-91.
被引量:11
10
刘诗中,卢本珊.
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65-496.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10
1
贺俊.
关于二里头文化类型划分的若干思考[J]
.三代考古,2021(1):231-259.
2
段宏振.
试论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传播[J]
.文物春秋,1991(1):43-53.
被引量:9
3
陈朝云.
商代城市的择立要素及其社会功能的多元一体[J]
.江汉论坛,2004(11):98-103.
被引量:3
4
陈朝云.
顺应生态环境与遵循人地关系:商代聚落的择立要素[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86-90.
被引量:5
5
韩建业.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J]
.考古学报,2006(2):179-204.
被引量:38
6
石涛.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早期道路模拟研究——以垣曲盆地为例[J]
.考古与文物,2014(4):114-120.
被引量:2
7
湛秀芳.
三晋文字地名考证三则[J]
.文博,2022(3):47-52.
8
贺俊.
论二里头文化的宏观聚落形态[J]
.考古学报,2022(4):461-484.
被引量:3
9
戴向明,田伟,崔春鹏,王晓毅,李延祥.
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铜遗址调查与初步认识[J]
.文物季刊,2024(2):11-35.
被引量:2
10
许宏,贺俊.
二里头:从田野到阐释[J]
.南方文物,2019,0(2):68-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周剑.
夏都军事防御系统新探[J]
.三代考古,2023(1):75-85.
2
贺俊.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一期聚落性质再认识[J]
.三代考古,2023(1):70-74.
3
程至杰,张雨欣,张居中,杨玉璋,袁增箭,朱振甫.
河南漯河四处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兼论淮河上游南部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农业结构[J]
.南方文物,2023(1):188-194.
4
王天艺.
从彩绘陶器看陶寺文化的丧葬与社会[J]
.考古学集刊,2021(1):102-119.
5
徐紫瑾.
试论史前黄河流域随葬鳄鱼骨板现象[J]
.江汉考古,2021(1):80-87.
被引量:4
6
马一鸣.
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商周制盐技术与聚落分布研究分析[J]
.人文之友,2019,0(19):67-67.
7
王仁湘.
关于史前中国一个认知体系的猜想─—彩陶解读之一[J]
.华夏考古,1999(4):32-57.
被引量:12
8
陈朝云.
顺应生态环境与遵循人地关系:商代聚落的择立要素[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86-90.
被引量:5
9
李琰,朱志荣.
庙底沟彩陶的审美特征[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110-114.
被引量:2
10
任涛,段宏振.
保定地区的史前文化[J]
.文物春秋,2008(1):3-8.
1
张岱海.
山西垣曲龙王崖遗址的两次发掘[J]
.考古,1986(2):97-111.
被引量:12
2
吕琪昌.
从夏文化的礼器探讨夏族的起源[J]
.中原文物,1998(3):24-35.
被引量:8
3
董琦.
陶寺遗存与陶寺文化[J]
.华夏考古,1998(1):31-38.
被引量:6
4
杜金鹏.
石家河文化玉雕神像浅说[J]
.江汉考古,1993(3):51-59.
被引量:17
5
郑光.
中国新石器时代与中国古代文明[J]
.华夏考古,1988(2):51-61.
被引量:2
6
刘彬徽.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J]
.南方文物,1996(2):75-77.
7
段宏振.
清凉山龙山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J]
.文物春秋,1997(1):3-19.
被引量:1
8
高炜,李健民.
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3(1):30-42.
被引量:167
9
彭长林.
云贵高原与岭南早期文化关系的考古学观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149-153.
被引量:2
10
孙敬明.
从莒地出土两周十四国金文看莒文化的交流与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2):122-129.
被引量:2
考古
198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