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中经常出现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我们把它称为“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沟通”。它讲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文化或亚文化之间的传播和沟通。目前,跨文化传播已成为西方传播学和文化学研究者最为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
居延安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9-55,共7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文化构成
文化意义
符号系统
社会共同体
精神活动
研究领域
传统文化
孔子
思维方式
社会交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7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23
同被引文献
297
1
胡百精.
重返基源问题:中国传播思想史的知识建构[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4):118-130.
被引量:18
2
沙垚.
社会主义与乡村: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起点[J]
.全球传媒学刊,2020(3):62-72.
被引量:6
3
裴恒涛.
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文化符号建构的历史记忆及价值意蕴[J]
.红色文化学刊,2022(1):5-14.
被引量:4
4
芮必峰.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64-70.
被引量:89
5
李忱.
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38-41.
被引量:28
6
徐稳.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103.
被引量:60
7
刘江宁,周留征.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之透析[J]
.理论学刊,2013(2):108-111.
被引量:5
8
李树茁.
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J]
.国外社会科学,1999(1):10-14.
被引量:7
9
何道宽.
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评国内首批跨文化交际学专著[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4):109-112.
被引量:1
10
潘懋元,张应强.
华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J]
.东南学术,1998(3):23-2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4
1
陈夫龙,韩晨辉.
沂蒙文化的内在逻辑与“两创”的沂蒙路径构想[J]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2(4):84-91.
被引量:1
2
刘梦.
新时代民族舞蹈的传承传播价值及策略——基于土家族舞蹈传承传播困境的相关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140-144.
被引量:7
3
蔡劲松,刘建新.
关于大学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2020(1):43-45.
4
彭希哲.
区域文化与生育行为的地区差别[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2(3):95-98.
5
傅于川.
关于文化概念的哲学反思[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7(1):75-78.
被引量:2
6
郭守靖.
文化学视野下孔子的武术精神[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27-30.
被引量:24
7
华桦.
健身气功在英国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64-67.
被引量:26
8
王博.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政治文化传播[J]
.湖北社会科学,2010(8):32-35.
被引量:8
9
鲁长炯,吴舒婷.
赣浙交界区域民俗体育的相似性[J]
.运动,2010(8):134-135.
被引量:1
10
虞定海,张茂林.
口碑传播视角下健身气功国际化推广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73-77.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223
1
吴永静.
探究以主题出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的路径[J]
.新闻传播,2024(10):79-81.
被引量:3
2
唐泽良.
武术的近代迷茫、当代定位及未来走向[J]
.运动精品,2019,0(10):79-80.
3
卓雅.
刍议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通识教材的编写原则[J]
.山东教育,2020(7):72-74.
4
王美芬.
民族传统舞狮运动的社会价值及就业倾向[J]
.就业与保障,2019,0(24):47-48.
被引量:1
5
王守仁.
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国家需求,培养新时代一流外语人才[J]
.外语导刊,2024(1):46-55.
被引量:10
6
高艳梅.
“微传播”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挑战和创新途径研究[J]
.汉字文化,2023(10):55-57.
被引量:3
7
钱雅蕾.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对策[J]
.汉字文化,2022(22):165-167.
被引量:5
8
张佳佳.
浅议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习得与对外传播[J]
.汉字文化,2021(4):70-71.
被引量:1
9
杜心悦,陈学海,曹海芳,邢玉鹏.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SWOT分析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50-53.
10
阴晓林.
广东华人华侨武术国际传播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9):183-184.
1
张驰,阿斯买.
跨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
.新闻世界,2009(1):100-101.
2
张广宁.
合资企业跨文化沟通思考[J]
.理论界,2010(5):211-212.
被引量:1
3
斯琴青和勒.
蒙古地区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的跨文化传播[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1(3):66-71.
4
王翔.
论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三个层次[J]
.中州学刊,1988(4):106-110.
被引量:6
5
桂人,德恒.
论编辑意识与文化传播学的关系(上)[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6):60-63.
被引量:2
6
安占华.
跨文化沟通与国际经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9(4):67-76.
7
邴瑄.
交际民族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J]
.商业文化,2012,0(2X):162-163.
被引量:1
8
章凌.
职场中的跨文化沟通:你看你看老外们的脸[J]
.职业技术,2003,0(9):31-34.
9
黎永泰,黎伟.
跨文化沟通特点探讨[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46-51.
被引量:6
10
王涤.
试论代际知识传承的新变化及其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83-87.
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