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接受修辞学与翻译——兼评郑振铎译《飞鸟集》与周策纵译《失群的鸟》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接受修辞学与翻译———兼评郑振铎译《飞鸟集》与周策纵译《失群的鸟》朱肖晶1.接受修辞学的理论要点接受修辞学的理论基础是接受美学,其基本理论为:修辞是对言语的调适,言语调适的结果产生了修辞本文。修辞本文的修辞效果通过接受者的审美反应而表现出来。调适者自...
作者
朱肖晶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67,共3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接受修辞
《飞鸟集》
郑振铎
泰戈尔
修辞接受
个人因素
接受者
译文
翻译研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36
1
方菁,郭继荣.
跨文化视域下翻译行为影响要素体系及其作用路径分析[J]
.中国外语,2020,17(1):94-103.
被引量:12
2
范东生.
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
.外国语,2000,23(3):67-72.
被引量:55
3
朱耕.
从《红楼梦》宗教词语的翻译看民族文化的保护[J]
.作家,2011(2):175-176.
被引量:2
4
邱玉琳,任晓霏.
“依其义不用饰”和“信达雅”翻译标准——与亦歌先生就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价值商榷[J]
.作家,2011(6):191-192.
被引量:2
5
覃玖英,郑禄英.
试论文学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的构建[J]
.作家,2011(24):161-162.
被引量:2
6
周霞.
从目的论角度看小说翻译中的矛盾——以《骆驼祥子》两英译本为例[J]
.作家,2011(24):175-176.
被引量:2
7
林璋.
论翻译学的基础研究[J]
.外国语,1999,22(6):61-66.
被引量:16
8
杨晓荣.
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J]
.外国语,1999,22(3):57-62.
被引量:37
9
张南峰.
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
.外国语,1999,22(5):44-51.
被引量:38
10
申雨平.
《描写性翻译研究内外》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1):76-7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0
1
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2001,24(4):70-76.
被引量:37
2
李悦.
从译本对比看翻译标准的动态性[J]
.作家,2012(16):180-181.
3
文军,刘萍.
中国翻译批评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
.甘肃社会科学,2006(2):38-43.
被引量:9
4
曾晶晶.
从目的论看译者目的对译本生成的影响——以《飞鸟集》郑振铎译本为例[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1):150-151.
5
曾晶晶,杨作祥.
操作规范关照下《飞鸟集》郑振铎中译本语言欧化现象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63-66.
被引量:2
6
高远.
从翻译美学看冯唐《飞鸟集》译本的三宗“最”[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35-140.
被引量:5
7
柴冒臣.
浅谈基础法语课堂上的翻译标准[J]
.广东蚕业,2018,52(2):74-74.
8
李克,朱虹宇.
翻译修辞视角下的译本认同建构——以《保卫延安》沙博理英译本为例[J]
.外国语文,2022,38(1):107-115.
被引量:5
9
袁卓喜.
《黄帝内经》倪毛信译本的修辞解读与译策解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6):68-74.
被引量:2
10
王雪,贾岩,杨帅.
关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探讨[J]
.作家,2013,0(08X):173-174.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唐诗婷.
翻译修辞视角下《美术通诠》的认同建构[J]
.文化与传播,2023,12(6):102-110.
2
何瑞清.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J]
.翻译界,2021(1).
被引量:2
3
张静.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对口译标准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257-259.
4
何正英.
三维语境观与翻译研究——应用三维语境观进行译文比较例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S1):125-128.
5
赵洪娟,孙志祥.
浅谈新时期加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42-143.
被引量:1
6
魏婷.
从翻译研究范式看翻译批评[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周领顺.
“求真一务实”:译者行为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三)[J]
.英语研究,2010,8(2):45-53.
被引量:4
8
文军,王瀚.
翻译批评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体系的创立——中国近30年翻译批评理论研究概论[J]
.民族翻译,2008(2):3-9.
被引量:2
9
杨晓荣.
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J]
.中国翻译,2001,23(6):11-15.
被引量:80
10
毕海英.
语境诸因素在翻译表达中的作用[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2-45.
1
梁林歆.
接受修辞学视阈下的翻译过程探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11):122-126.
被引量:1
2
郭建山.
写作:修辞接受中的表达[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7):91-93.
3
罗玲.
媒介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周策纵《失群的鸟》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7):146-147.
4
张娟.
从《飞鸟集》看郑振铎的翻译理论与技巧[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52-54.
被引量:3
5
覃乃川.
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看《飞鸟集》汉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J]
.海外英语,2016(8):195-196.
被引量:1
6
陈慕贞.
论修辞接受的社会性[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46-47.
7
胡婷.
喜剧小品话语的接受修辞[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44-45.
8
程虎.
接受修辞学视野下的翻译过程[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157-159.
被引量:2
9
张凤萍,杜婷婷.
论卡梅伦演讲中的修辞接受[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1):73-73.
10
曾晶晶.
以诗意入诗,翻译理念的忠诚执行者——从《飞鸟集》看郑振铎的翻译理念[J]
.科教文汇,2007(10X):190-190.
被引量:3
外语研究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