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20,共9页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同被引文献237
-
1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1,40(3):411-426. 被引量:5
-
2战世佳,董哲,钱耀鹏.陕西泾河流域2019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J].人类学学报,2021(1):157-164. 被引量:2
-
3王小庆.西安沙河沟遗址新发现石制品的考察与研究[J].考古与文物,2020(1):68-78. 被引量:2
-
4赵克礼.陕西古塔的类型特征与发展历程(上)[J].文博,2007(1):66-76. 被引量:4
-
5陈正奇.西安地区最早的农耕部落——白家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2):53-56. 被引量:2
-
6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J].考古学报,1999(1):1-22. 被引量:109
-
7王炜林,王占奎.试论半坡文化“圆陶片”之功用[J].考古,1999(12):54-60. 被引量:11
-
8戴向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J].考古学报,1998(4):389-418. 被引量:57
-
9孙祖初.半坡文化再研究[J].考古学报,1998(4):419-446. 被引量:19
-
10韩伟.陕西石窟概论[J].文物,1998(3):67-7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6
-
1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8(6):17-65. 被引量:16
-
2陈正奇,张雅男.西安: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J].唐都学刊,2014,30(5):81-87. 被引量:1
-
3屈亚婷,胡珂,杨苗苗,崔建新.新石器时代关中地区人类生业模式演变的生物考古学证据[J].人类学学报,2018,37(1):96-109. 被引量:11
-
4张改课,王社江,王小庆.陕西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百年探索与成就[J].考古与文物,2024(1):62-82. 被引量:2
-
5郑建栋,李帅,张昕.地域视角下陕西不可移动文物概述[J].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4(1):197-209.
-
6梁中效.汉水、渭水流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3):50-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1
-
1魏唯一.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文物,2021(2):85-96.
-
2曹世雄.自然环境对黄河文明形成的影响——炎黄二帝称谓的内涵与中华文明的诞生[J].农业考古,2006(1):1-7. 被引量:4
-
3胡珂,莫多闻,毛龙江,曹玮,王炜林.榆林地区全新世聚落时空变化与人地关系[J].第四纪研究,2010,30(2):344-355. 被引量:18
-
4阎宏东.神木石峁遗址陶器分析[J].文博,2010(6):3-9. 被引量:4
-
5王亚娟,李晓刚.基于GIS的商洛地区10kaB.P.以来古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26(3):18-22. 被引量:4
-
6李久昌.蜀道交通兴衰的历史脉络[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6-12. 被引量:2
-
7陈正奇,张雅男.西安: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J].唐都学刊,2014,30(5):81-87. 被引量:1
-
8陈正奇.秦岭:人类智慧活动述略[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13-19. 被引量:1
-
9胡松梅.略论渭水流域8~5kaB.P.环境演变与文化发展的关系[J].考古与文物,2015(6):23-29.
-
10王世巍.周代天命论的道德转化及其审美导向[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37(1):29-37.
-
1赵炳清,陈瑞芳.对我国境内古人类向现代人类演化历程的阐释[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46-49.
-
2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J].中原文物,1994(2):62-66. 被引量:7
-
3陈据裕.长江文化研究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J].东南文化,1992(1):10-11. 被引量:1
-
4张永亮,罗琦,刘广振.绿染三秦果飘香——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纪实[J].中国林业,2009(21):28-29.
-
5中国最早的绘画——彩陶[J].少先队员(知识路),2009(9):57-59.
-
6旧石器时代遗存[J].文博,1997(3):13-14.
-
7李永伟,邹先红,陈劲松.3枚牙齿解开34年谜团——我国建始早期直立人200万岁[J].晚报文萃,2003,0(2):51-51.
-
8李英华,李桓.陕西大荔人遗址石制品的新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15(2):121-134.
-
9李天元,艾丹,冯晓波.郧县人头骨形态特征再讨论[J].江汉考古,1996(1):40-44. 被引量:7
-
10阳吉昌.略论台湾“左镇人”的发现及有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1995(3):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