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代的疆域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大量的古文献记载中探索出夏代已有固定的疆域。考古学中的二里头文化被确认为夏文化,其分布地域正与文献所载的夏代疆域相扣合。
作者
朱玲玲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22,共7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关键词
夏代
疆域
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
夏代都城
分类号
K2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82
1
范文澜.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J]
.历史研究,1980(1):3-9.
被引量:43
2
田昌五.
中国古史中的年代问题[J]
.殷都学刊,1999,20(4):33-37.
被引量:3
3
张碧波.
关于历史上民族归属与疆域问题的再思考──兼评“一史两用”史观[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10(2):1-9.
被引量:5
4
张博泉.
论古代边疆民族与疆域研究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3):19-22.
被引量:6
5
李伯谦.
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J]
.文物,1986(6):41-47.
被引量:65
6
刘绪.
从墓葬陶器分析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关系[J]
.文物,1986(6):48-54.
被引量:11
7
徐旭生.
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
.考古,1959(11):592-600.
被引量:162
8
杜荣坤,白翠琴.
试论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与祖国的关系[J]
.民族研究,1979(1):25-32.
被引量:4
9
佟柱臣.
从二里头类型文化试谈中国的国家起源问题[J]
.文物,1975(6):29-33.
被引量:6
10
方酉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65(5):215-224.
被引量:142
引证文献
2
1
陈淳,龚辛.
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82-91.
被引量:30
2
王义康.
中国疆域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边疆学,2021(1):3-20.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维明.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J]
.中原文物,2002(1):33-42.
被引量:38
2
沈长云.
夏代是杜撰的吗——与陈淳先生商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89-96.
被引量:12
3
杨春梅.
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J]
.文史哲,2006(2):5-25.
被引量:15
4
李维明.
学术诚信是立论之本——三正方酉生教授谪难[J]
.江汉考古,2006(3):95-98.
被引量:2
5
沈长云.
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J]
.历史研究,2007(6):4-16.
被引量:27
6
方酉生.
以田野考古为主探索夏文化已经取得硕果——纪念徐旭生先生赴豫西考古调查“夏墟”49周年[J]
.华夏考古,2008(2):144-148.
7
张国硕.
“周代杜撰夏王朝说”考辨[J]
.中原文物,2010(3):46-50.
被引量:3
8
张国硕.
论夏王朝存在的依据[J]
.中国历史文物,2010(4):58-66.
被引量:5
9
张国硕.
试析“夏王朝否定说”形成的原因[J]
.华夏考古,2010(4):90-95.
被引量:4
10
李小建,许家伟,任星,李立.
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J]
.人文地理,2012,27(1):1-5.
被引量:22
1
杨建敏.
夏都老丘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3):70-76.
2
杜迺松.
虁纹簠[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1):78-79.
3
唐晓峰.
城市化四千年[J]
.华夏地理,2008(5):258-261.
4
张诚.
试论夏都变迁地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3):50-55.
被引量:1
5
余秀翠.
当阳季家湖楚墓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1991(1):17-19.
被引量:5
6
余秀翠.
当阳何家山楚墓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1991(1):1-6.
被引量:3
7
解希恭,阎金铸.
山西永和县出土金大安三年石棺[J]
.文物,1989(5):71-74.
被引量:8
8
李孔璧.
湖南攸县发现西汉五铢钱铜范[J]
.文物,1984(1):46-46.
被引量:2
9
陈立信.
谈谈尉氏春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焊接技术[J]
.中原文物,1988(1):97-102.
被引量:3
10
吴镇烽.
六年相室赵翣鼎考[J]
.考古与文物,2008(5):39-41.
被引量:2
史学月刊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