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上)
被引量: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20世纪初美国课程论先驱鲍比特(F.Bobbit)和查特斯(W.W.Charters)〔1〕以其课程理论的创世之作开辟课程理论领域以来,课程理论的研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回顾20世纪世界课程研究领域的历史轨迹和展望21世纪的...
作者
李复新
机构地区
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6-60,共5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关键词
隐蔽课程
回顾与评析
隐性课程
20世纪
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
学校文化
正规课程
社会文化背景
潜在课程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3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163
1
潘涌.
论作为校园隐蔽课程的教师人格魅力[J]
.教育艺术,2001(11):44-46.
被引量:2
2
冯国文.
构建现代学校课程结构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5):7-10.
被引量:16
3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2):8-16.
被引量:301
4
张楚廷.
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9,28(1):98-105.
被引量:35
5
李复新.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下)[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2):53-56.
被引量:7
6
郝德永.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8):6-11.
被引量:48
7
马达.
高师音乐教育中应重视潜在课程的研究[J]
.人民音乐,1999(5):33-35.
被引量:6
8
何爱霞,李如密.
潜在课程理论研究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1997(5):62-64.
被引量:11
9
黄甫全.
课程本质新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1):21-25.
被引量:25
10
庞学光.
试析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其功能[J]
.教育学术月刊,1994(4):46-4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7
1
张琦,章岚.
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蔽课程”[J]
.体育世界,2007(9):21-22.
被引量:1
2
刘丽.
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关系探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26-27.
被引量:2
3
廖诗艳,黄甫全.
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0):42-46.
被引量:4
4
姚蕾.
对我国三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84-1085.
被引量:11
5
孙文浩,马旺华.
对潜在课程的四点思考[J]
.克山师专学报,2001,20(1):77-80.
被引量:1
6
刘朝阳,邹玲,刘朝辉.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内容[J]
.江西教育科研,2005(1):28-30.
7
邓道宣,罗明礼.
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98-101.
被引量:104
8
张友南,柯华.
加强学院隐性课程建设增强干部党性教育实效[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1-114.
9
颜秉刚,伍正翔,王洪录.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初探[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9(7):65-67.
10
鞠晶.
英语潜在课程的开发与内隐学习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154-1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
朱荣福,王强,付百学,姜莉,张鹏.
1990-2021年我国高校隐性课程可视化分析[J]
.知识窗(教师版),2022(9):111-113.
2
张义峰.
体育隐性课程的显性设计: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J]
.体育视野,2023(6):12-14.
3
张学影.
农村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以贵州省铜仁市农村地区为例[J]
.文教资料,2022(2):85-88.
4
姜俊娜.
常态环境史视阈下民国大学潜在课程探究[J]
.理论观察,2023(3):148-151.
5
张岚.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探究[J]
.社科纵横,2008,23(6):166-168.
被引量:9
6
王芸.
高校的隐性课程探析[J]
.文教资料,2007(19):20-21.
被引量:2
7
张天熙,张栋.
浅析体育施隐性课程向显性过程转变的教学理念[J]
.科技资讯,2007,5(20):144-144.
8
刘晖.
基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2).
被引量:1
9
刘丽.
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关系探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26-27.
被引量:2
10
姚洪坤,贾应梅.
我国“体育隐蔽课程”研究述评[J]
.运动,2013(10):121-122.
1
东方茉莉.
日本大学的旁听生[J]
.出国与就业(出国专辑),2003,0(8):29-29.
2
陶短房.
加拿大学生不带课本回家[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6(11):56-56.
3
钟启泉《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J]
.语文学习,2009(10):77-77.
4
伍俊.
面对课改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S1):80-81.
被引量:1
5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
.课程.教材.教法,1993,13(6):48-51.
被引量:83
6
丁峰.
论隐性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价值[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7):180-181.
被引量:2
7
眺望[J]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06(4):61-61.
8
张娜娜.
肥胖不是罪过[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4(Z1):55-55.
9
斯蒂芬.茨威格.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J]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07,0(30):10-11.
10
天空网游宝典——网游时代的百科全书[J]
.大众软件,2005(5):104-104.
课程.教材.教法
199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