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鄱文化与赣文化辨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多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地望作为界定某一地域文化的依据,或以该地域建立国家与否来决定“文化圈”的形成与否。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凝固僵死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的人化”,是人对自然及人...
作者
龚国光
机构地区
江西社科院赣文化研究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9期75-79,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赣文化
文化辨析
鄱阳湖平原
地域文化
文化形态
文化特征
中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地理环境
交融互补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3
1
李伯谦.
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8(1):39-57.
被引量:57
2
谭其骧,张修桂.
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4(2):42-51.
被引量:51
3
万振凡.
试论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0(4):42-46.
被引量:1
4
曹国庆.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乡约模式[J]
.社会科学战线,1994(6):76-84.
被引量:12
5
陈剑安.
江西的近代化学堂[J]
.江西社会科学,1993,13(6):48-53.
被引量:3
6
赵明.
试论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的社会根源[J]
.史学理论研究,1996(1):71-79.
被引量:3
7
常建华.
明代江浙赣地区的宗族乡约化[J]
.史林,2004(5):35-41.
被引量:18
8
贺雪峰.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511
9
谢庐明.
传统与变迁:赣南客家家法族规的地域性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46-49.
被引量:4
10
万振凡.
论民国时期“政府主导、服务型”乡村改造模式——以民国江西农村服务为中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6):119-12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傅修延.
生态文明与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鄱文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8):22-31.
被引量:16
2
傅琼,宋翔.
赣鄱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6.
3
赵明.
试论海昏文化的历史维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0(4):91-9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李星.
论许真君民间崇拜的文化特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1):229-231.
被引量:1
2
熊云明.
鄱阳湖区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质分析[J]
.老区建设,2010(4):37-38.
被引量:1
3
冯长明,李松志,王咏红.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85-5487.
被引量:1
4
胡一伟.
一个可能的世界:江西采茶戏——读解背后的叙事艺术[J]
.戏剧文学,2011(4):85-88.
被引量:2
5
张泽兵.
赣鄱水系与赣鄱文化的历史演进[J]
.鄱阳湖学刊,2011(6):83-89.
被引量:6
6
于平,王向阳.
采前施肥对青菜采后贮藏的影响[J]
.杭州食品科技,2000(1):19-21.
7
彭民权.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鄱阳湖文学研究[J]
.鄱阳湖学刊,2012(2):56-63.
被引量:3
8
蔡菊平.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5):12-13.
9
谭振江.
试析江西传媒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职能[J]
.东南传播,2012(10):60-63.
10
黄三生,王新华,廖继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刍议[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3):107-113.
被引量:3
1
龚国光.
鄱文化与赣文化辨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5):26-30.
2
傅修延.
赣鄱文化与“鄱文化”[J]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3):5-6.
被引量:2
3
隋岩.
中西方大众文化辨析[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5):45-48.
被引量:1
4
张丽.
美国文化贸易的政治因素及强势文化辨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7-19.
5
李湘云.
和谐文化与和合文化辨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8(3):22-25.
6
金元浦.
人文奥运:北京留给世界的珍贵精神遗产[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52(4):50-54.
被引量:2
7
黄杨,黄欢.
漫谈中国画与陶瓷艺术交融之审美[J]
.陶瓷研究,2009,24(3):35-36.
8
成复旺.
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J]
.人文杂志,1998(4):130-132.
被引量:1
9
罗文东.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辨析[J]
.江汉论坛,2009(4):126-130.
被引量:4
10
姚鹤鸣.
全球化文化的渐进和民族文化的“维模”[J]
.当代文坛,2004(4):39-42.
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
199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