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众文化的三种理解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众文化是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本文对当前大众文化的三种理解进行简要的评述和比较,探讨大众与精英、边缘与主流、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特殊联系。
作者
潘一禾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民间文化
流行文化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展.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1):69-74.
被引量:62
2
王忠武.
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其控制[J]
.东岳论丛,1999,20(6):97-101.
被引量:24
3
陈立旭.
论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J]
.浙江学刊,1999(3):15-22.
被引量:6
4
邹广文,常晋芳.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
.学海,2001(5):68-73.
被引量:61
5
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6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889..
7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54-56页第83页.
9
http://astro.sina.com.cn/jian/60.shtml
10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2000版
引证文献
5
1
镇涛.
当代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格局[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3):85-90.
被引量:2
2
韩紫微.
星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价值[J]
.当代青年研究,2006(7):1-4.
被引量:4
3
连连.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内在矛盾探讨[J]
.浙江社会科学,2000(5):107-110.
被引量:6
4
梅建.
网络梗文化的传播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
.新闻前哨,2024(16):76-78.
5
周毅.
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上)[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89-9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韩紫微.
星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价值[J]
.当代青年研究,2006(7):1-4.
被引量:4
2
崔健,高珊.
青年社会化的文化参与——基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1):15-18.
被引量:1
3
马众,黄美霞,洪惠塘.
基于“星座热”现象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0):210-210.
4
刘芳.
“拼”族词语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45-245.
被引量:1
5
占建青.
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J]
.求实,2009(10):81-83.
被引量:2
6
陈润芽.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
.学理论,2010(33):256-257.
被引量:2
7
左鹏,章淑玲,袁娜.
从“星座热”现象透析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J]
.文化学刊,2011(3):40-43.
8
章淑玲,袁娜.
大学生“星座热”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4):41-43.
9
谢廷秋.
精英意识形态到商业意识形态的逆转——从《苍河白日梦》到《中国往事》的解读[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0-103.
10
余子泓.
从方正金融广告看中国文化环境下的广告传播[J]
.新闻知识,2012(7):64-65.
被引量:1
1
李河,张晓明.
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十年的主题[J]
.科学新闻,2008(17):10-12.
被引量:2
2
郎元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J]
.科技视界,2014(31):361-361.
3
范萍萍.
大众与精英的辩证——试论对大众文化的一种批评态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12(3):68-69.
4
栾亚丽.
管窥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J]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2005(2):80-83.
被引量:1
5
黄凯.
读图时代摄影艺术的文化特征[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2):74-75.
6
刘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J]
.北方文学(下),2017,0(1):142-142.
7
冯剑辉.
宋代以来徽州文化象征的塑造——以程朱阙里的建构为中心[J]
.安徽史学,2012(2):106-114.
被引量:4
8
郭齐勇.
中华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
.紫光阁,2010(3):63-64.
9
谈佳隆.
大众文化与精英生活[J]
.青年思想家,2005(3):89-90.
10
李凡,刘梦溪.
国学是通儒之学——刘梦溪先生访谈录[J]
.天中学刊,2016,31(4):1-7.
被引量:1
浙江学刊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