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钙化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疾病,在人类的冠状动脉中非常常见。事实上,它在人类20岁时脂肪纹形成之后即可出现。既往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与粥样斑块负荷及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钙化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退行性病变。而新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示,冠状动脉钙化极可能是一个主动的调节过程。目前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方法有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多排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而对于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既往已有许多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其临床表现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提示炎症过程也有可能影响冠状动脉钙化,从而提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类的炎性标记物可能部分反映冠状动脉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迹象,并有可能提供心血管危险的详细信息。本文回顾冠状动脉钙化与炎症之间的联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关注冠状动脉钙化的炎症机制,从而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及治疗策略。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7-32,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the Frontiers of Medical Science(Electronic Versio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7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82081)
中国高等教育博士点项目专项研究基金(20111106110013)部分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