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英国为南非金矿招募华工始末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头十年,欧洲各殖民帝国纷纷向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加紧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从而大大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也增大了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可是,废除奴隶制度以后,殖民地的土著居民,多退居深山林莽,宁愿过简陋自在的生活,而不愿在矿山和种植园,长期为白人资本家卖命。
作者
彭家礼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历史研究》
1983年第3期177-192,共16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契约华工
金矿
南非
招工
劳工
殖民地
工资支出
英镑
英国政府
资本输出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33
1
沈福伟.
中国和非洲国家最早建立的外交关系[J]
.海交史研究,1984(1):13-21.
被引量:3
2
王颋.
摩邻:中国中世纪关于西非洲的记载[J]
.中国史研究,2001(1):154-162.
被引量:3
3
冷婧如.
第一部全面论述非洲华侨华人历史发展的著作——评《非洲华侨华人史》[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2):74-76.
被引量:1
4
艾周昌.
近代华工在南非[J]
.历史研究,1981(6):171-180.
被引量:5
5
陈泽宪.
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J]
.历史研究,1963(1):161-179.
被引量:42
6
郑家馨.
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中国与南非的关系[J]
.西亚非洲,1999(5):28-35.
被引量:5
7
汪勤梅.
中非经贸合作飞跃发展的20年[J]
.西亚非洲,1998(5):53-54.
被引量:3
8
曾强.
南非将与中国建交的原因初析[J]
.西亚非洲,1997(3):7-9.
被引量:2
9
朱凡.
中国文物在非洲的发现[J]
.西亚非洲,1986(4):55-61.
被引量:6
10
许永璋.
“二十四史”中记载的非洲[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4):95-10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魏运高丽.
“妥订专章,以资保护”——清政府在1904年中英《保工章程》签订过程中的对策与作用[J]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9(2):120-142.
2
李安山.
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2002(4):290-314.
被引量:10
3
桑艳东.
契约华工在南非(1904—1910)——兼论南非华、印侨工之比较[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1):52-66.
被引量:6
4
苑焕乔.
清末政府向南非输出劳务述论[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6-50.
被引量:5
5
李安山.
论南非早期华人与印度移民之异同[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3):21-34.
被引量:14
6
李安山.
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J]
.西亚非洲,2009(4):5-15.
被引量:14
7
黎海波.
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评价与反思[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1):68-75.
被引量:3
8
许亮.
国外非洲劳工史研究评述[J]
.国际政治研究,2023(3):133-160.
被引量:1
9
李丽.
儒丐《北京》与老舍《骆驼祥子》的互文性研究——旗人文化脉络中北京西郊旗人青年进城[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2):66-80.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蔡晓敏.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藏近现代中外护照研究[J]
.艺术与民俗,2020(2):52-60.
2
周海金.
21世纪印度文化在南非的传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非洲研究,2021(1):226-236.
被引量:2
3
李加方,王海璐.
中美十五年来社科类非洲研究对比分析——基于期刊文献的计量学考察[J]
.非洲研究,2019(2).
4
徐薇,麦晓晴.
新南非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J]
.非洲研究,2019(2).
5
万晓宏.
南非华人现状分析[J]
.八桂侨刊,2007(1):27-33.
被引量:6
6
徐卫国.
2006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157-163.
7
万晓宏.
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纪之交的南非华人[J]
.南洋问题研究,2007(2):49-56.
被引量:6
8
黎海波.
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评价与反思[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1):68-75.
被引量:3
9
王颖丽,张渊.
华工·南非自治·英国政坛[J]
.八桂侨刊,2009(2):17-21.
10
黎海波.
晚清护侨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分析[J]
.岭南文史,2010(1):18-21.
被引量:2
1
杨安尧.
华工与秘鲁华人社会[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3):47-53.
被引量:4
2
戴逸.
近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迁徒[J]
.清史研究,1996(1):1-7.
3
裴耀鼎.
移民与华侨的形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2):82-84.
4
李金明.
五口通商后从厦门出洋的华工[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2):74-80.
5
黄昆章.
印尼客家人的地位与作用[J]
.八桂侨史,1996(4):24-30.
被引量:5
6
乐水.
香港曾是贩运契约华工的主要港口[J]
.八桂侨史,1997(2):11-12.
7
王树增.
平津战役:伟大的胜利[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1(9):12-13.
8
徐焰.
楚霸王至死也没明白的道理[J]
.环球人物,2010(32):48-48.
9
王恩收,本刊资料.
抗战时期三次有影响的伪军起义[J]
.文史月刊,2014(5):26-30.
10
朱和双.
东南亚国家的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J]
.东南亚,2001(3):31-36.
被引量:1
历史研究
198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