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和谐”的论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是表达某种“关系”的概念,并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和谐”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相联系。“和谐”是人们对各种关系的一种认知、判断和评价,因而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变化的。实现和谐是一个过程,如从不和谐到和谐,从原有的和谐上升到新的和谐;同时,认知与判断是否和谐,还受到人们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与牵制,因而评价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作者
戚攻
机构地区
重庆行政学院
出处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4年第6期99-101,共3页
Chongqing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和谐相处
对象
和为贵
人与自然
“和而不同”
社会存在
政治实体
执政党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殿斌.
简论和谐范畴[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32-34.
被引量:107
2
黎红雷.
“和谐观”中西合论[J]
.中国哲学史,1999(4):116-124.
被引量:26
3
邓红蕾.
论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创造性转折——先秦儒家中情观新探[J]
.哲学研究,1987(1):60-65.
被引量:9
4
高晨阳.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简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17.
被引量:4
5
王其俊.
孟子和谐观初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7(2):92-97.
被引量:5
6
杨国荣.
作为哲学范畴的“和”──“和”的哲学阐释[J]
.中国哲学史,2001(2):24-28.
被引量:9
7
戚攻.
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方面拓展[J]
.河北学刊,2005,25(2):5-11.
被引量:17
8
戚攻.
政府治理与促进社会和谐[J]
.理论学刊,2005(1):84-87.
被引量:19
9
戚攻.
影响地方政府行政的十大社会基元[J]
.探索,2005(3):51-54.
被引量:2
10
漆思.
中国哲学的“和”思维特质与和谐发展理念[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6):45-4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戚攻.
关于和谐社会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25-28.
被引量:2
2
吴祖春.
从“和”到“和谐”——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09(5):164-168.
被引量:5
3
吴祖春.
和谐内涵析论[J]
.社科纵横,2009,24(8):16-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戚攻,郭勤.
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71-78.
被引量:5
2
周四军,袁鹏,陈琼.
当前我国社会和谐度高吗[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16-21.
3
朱小明.
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化[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4):11-13.
4
石火学.
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内涵与实现[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101-105.
被引量:7
5
任培秦,杜涛.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J]
.理论月刊,2011(8):24-27.
被引量:20
6
臧延芬.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
.大观周刊,2012(45):54-54.
7
王竹波,杨征.
从“和”、“中和”、“和合”看和谐的历史演变[J]
.社科纵横,2012,27(11):107-110.
被引量:1
8
王毓.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研究三十年综述[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3):115-124.
被引量:1
1
殷啸虎,张海斌.
政治文明与宪政文明关系论纲[J]
.法律科学,2003,21(2):15-20.
被引量:26
2
杨万强.
全球化、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J]
.国际政治研究,2003,24(4):107-111.
被引量:1
3
游劝荣.
法治如何为社会带来公平正义?[J]
.领导文萃,2007(8):17-21.
4
许晓溪.
《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12(81):190-191.
5
宋娟.
通过法律论证实现法律事实的正当化[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3):47-48.
6
王国雄.
法律与自由[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8,0(5):23-23.
7
许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与演进回顾——1953-2013[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0(9):177-179.
8
李显冬,李小兵.
论“感情补偿费”法律效力之理论适用[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97-101.
被引量:1
9
丁霞.
论继续解放思想的发展与演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339-340.
10
林文清.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论与适用探究[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4):77-81.
被引量:5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