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呈现之变化——以《华西都市报》为例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5年,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本国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本文通过对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作实证分析,剖析中国媒介在非遗报道中的态度及行为,从而揭示中国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作的努力。
作者
郭紫慧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东南传播》
2008年第7期144-145,共2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
媒介呈现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1
蒋建华,张涵.
非遗短视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传播[J]
.民族学刊,2023,14(8):13-20.
被引量:12
2
朱斌,刘芳.
文化记忆视角下非遗类网络短视频身份建构策略[J]
.电视研究,2023(5):79-82.
被引量:3
3
彭慧,秦枫.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用户互动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J]
.未来传播,2021,28(3):84-90.
被引量:37
4
谭启术.
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
.学习月刊,2007(13):27-28.
被引量:20
5
萧放.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
.文化遗产,2008(1):127-132.
被引量:118
6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81
7
林安芹.
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大型舞蹈《云南印象》为例[J]
.民族艺术,2005(1):91-96.
被引量:23
8
徐赣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J]
.广西民族研究,2005(4):173-180.
被引量:76
9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33-37.
被引量:112
10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
.学术研究,2006(9):117-121.
被引量:68
引证文献
1
1
色音,许新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研究现状评析[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6(2):1-13.
1
历数韩国所申报中国文化遗产事件[J]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2010(9):39-39.
2
王先发,孙二明.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J]
.湖北档案,2007(9):16-18.
被引量:4
3
牛角.
呼唤你 档案意识[J]
.上海档案,1989(3):22-24.
4
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J]
.新上海档案,2004(4):31-31.
5
彼特·戴威斯(Peter Davis),张晋平(编译).
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J]
.中国博物馆,2005(3):34-36.
被引量:4
6
无,叶兰(译).
加州大学教师对学术信息交流的态度及行为调查[J]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7(12):19-23.
7
怿楚.
2004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有特色[J]
.上海文博论丛,2004(2):93-93.
8
吕军.
关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思考[J]
.博物馆研究,2007(1):89-91.
被引量:1
9
杨家丽.
美国感恩节背后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启示[J]
.云南教育(视界),2009(20):44-45.
被引量:1
10
甄朔南.
消除文化屏障 构建和谐社会——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J]
.中国书画,2005,0(6):141-142.
被引量:2
东南传播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